返回第七百四十三章 东德挽歌(三)(第2/3页)  帝国重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孙磊显然对DKK已经是轻车熟路,领着王船夫在工厂里灵活穿行,很快就找到了他们的办公大楼。

    略显老旧的水泥办公楼看起来没有什么时髦感,然而换成他们西边的同胞,谁又能想象得到,这里就是这座5500名工人的大型工厂的管理机构呢?

    “米勒先生,我们又见面了。”

    孙磊推开办公室的大门,一个看起来起码有将近两百斤的胖子坐在办公桌后面,手上端着报纸正在愁眉不展、唉声叹气。

    “是孙先生,你好。”胖米勒抬起头,看到孙磊和他身后的王船夫,无精打采的打了一声招呼。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中国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王主任。”

    “小王,米勒先生是DKK的总经理。刚才给你看的资料,你们有什么想引进的。技术、设备、图纸,这些找他都是一句话的事情。除非你想整体收购DKK,否则米勒先生都能给你办了。”

    “哦,米勒先生,你好,你好!”

    王船夫有些受宠若惊,连忙将手伸了过去。一个5500人的大型企业的老总,竟然这么容易就见到了。而且看米勒的样子,好像他的日子过的恐怕并不能算是顺心。

    “你好,中国朋友。你们这次想买些什么?我的工厂里还有十万台冰箱,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一台上好的DKK冰箱,只需要260美元就是你们的了。”

    “这……”

    王船夫听着孙磊的翻译,有些尴尬的连连摆手。

    中美的官方汇率如今已经发展到1:6的水平,黑市的汇率更是始终稳定维持在1:8的价位上,未来几年官方汇率肯定还有的跌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国内对金融领域必须严格控制,否则被国际热钱洗上几轮,下场比97年的东南亚好不了哪去。

    和97年金融危机相比,中国之所以没有出现这么惨烈的下场,原因不是别的,只因为中国人、中国经济,从49年以后,就已经不再是任何其他国家的殖民地了。在我们自己的国家里,中国人可以说一不二。政治上的自主,才是避免东南亚金融危机波及的根本原因。

    书归正转,260美元一台冰箱,也就是进口之后不算关税、不算运输等其他任何费用,成本都要高达一千五到两千人民币。对于帝都社平工资还只有三百五十块的中国人来说,几乎是一个人两年时间的全部积蓄了。

    这样的价格,显然是王船夫不可能接受的。

    看到对方摆手的表情,米勒不由颓丧的坐回了座位上。这个结果并不出他的预料,在两德合并之前,DKK的冰箱哪怕换算成人民币也只需要最多五百人民币,而且还不需要美元充当结算外汇,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但西德马克吞并东德马克之后,DKK的冰箱便一台也卖不出去了。

    王船夫和孙磊在米勒对面的位置上坐下来,他看到对方的样子,心里也是一阵阵的难过。然而这都是东德人自找的罢了,谁让他们在这场意识形态的战争中已经一败涂地?

    想来那些各种花式飞跃柏林墙的东德人,也没有想过自己的家乡会有这么一天吧。

    想到这里,王船夫强迫自己拿出一副铁石心肠来。他沉吟一番,试探的说道:“米勒经理,我在贵企业的资料里看到你们的情况不是很好。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DKK的生产成本已经上升到无法负担的程度。既然如此,我有一个可以让我们双方共赢的提议,何不将你们的生产线搬迁到中国来呢?”

    “哦?”米勒听到孙磊的翻译,顿时生出了一些兴趣来。

    此时王船夫未来那颗天才级别的商人大脑突然上线,脑海里灵光一闪,鼓起三寸不烂之舌来。

    “是这样的,我们有色金属研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