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五章 财务危机(第1/4页)  帝国重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帝国重器最新章节!

    神仙般的休闲日子胡文海也没享受到多久,七月眼看天气越来越热的时候,他却不得不离开了让人恋恋不舍的北戴河。

    池秘书那边传回来了消息,胡文海的提议上面非常感兴趣。至于说要把近防炮和区防导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弹炮合一的要地防空系统,在技术上经过论证似乎也是可行的。对于袭城战再度爆发的可能,经过讨论同样也得到了和胡文海相同的结果。

    这样一来,说服萨达姆继续支持中国发展相应的装备,可能性就很大了。和之前的七十亿项目比起来,虽然未必还能有这么大的利润和规模,但对海军、对军工系统和整个部队来说,这不啻是一个从天而降的惊喜。

    如果中国研发的弹炮合一系统,真的能拦截飞毛腿导弹的进攻——这不仅是金钱上的收获,更是一举扭转中国军工产品目前在国际上的恶劣形象的好机会。

    或者也可以这么说,如果作为有实战战绩的反导系统获得成功,中国的弹炮合一系统将无疑迎来一波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浪潮。

    池秘书表达了组织上对胡文海出谋划策的感谢,相关的代表团已经准备好资料踏上了前往伊拉克的路途。在C3I验收投入仪式之后,将尽力争取到与萨达姆本人进行沟通的机会。

    只要能够打动萨达姆本人,这套系统相信有很大可能达成交易。

    胡文海也非常高兴,有了伊拉克和科威特的资金支持,相信海凤凰的国产化计划无疑将再次提速。

    有了这个回复之后,胡文海也就不用在北戴河继续待下去了,转头向北回到了绣城。

    这一年时间里,新科公司的收入从85年到86年年中的将近两百亿美元,直线下滑到了不足三十亿美元。如果从股票等证券市场上来看,恐怕投资者都要惊呼,这家公司命不久矣,纷纷抛掉手里的股票跑路了。

    然而新科公司并不是上市公司,更没有人会觉得新科公司命不久矣。

    随着将公司最大一笔收入,水锂电的专利出售交易进展接近尾声,新科公司目前确实面临着一个艰难的局面——寻找新的赢利点。

    目前看来,新科公司在去除了水锂电专利带来的收益,依靠单纯为杜邦公司进行代工获得的利润迅速从几十亿美元下降到了不足五亿美元。其他的收入,则是依靠格鲁门支付的伟哥专利尾款,巨型总段造船法的授权,以及IGCT技术的授权来实现的。

    和收入的骤降相反,新科公司从1986年年中开始到1987年这一年时间里,支出却是几乎呈现出指数级别的上升。

    最大的一块支出,就是新科公司在新科晶圆厂的投入。国外晶圆厂的建设能把投资水平维持在几千万美元的水平上。然而到了中国,胡文海却发现之前的投资估算有着严重的偏差。

    晶圆厂建设需要的技术,在国内有着很大的缺口。诸如无尘室的建设要求,国内的无尘室水平最高也只能达到A级,也就是每立方米将小于0.3微米粒径的微尘数量控制在3500个以下。但是在微电子芯片生产车间里,对无尘室水平的要求却是1K级,也就是要将0.3微米的微尘控制在1000个以下。

    国外倒是有成熟的产品可以采购,价格上也不是特别离谱。但是对胡文海来说,连这种外围设备也要依靠进口是无法容忍的。不可能等到了九十年代,美国人搞起了封锁之后,光刻机能拿得出来,但是无尘车间却拿不出来。

    这方面的技术纯粹是用进废退,如果新科晶圆厂不搞1000K的无尘车间,那到九十年代国内也真的就拿不出来这个产品——因为除了晶圆厂,1000K级别的无尘室应用范围就太狭窄了,其他的企业和项目更不可能支撑起国内的技术和产业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