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一章 加达里(第3/5页)  帝国重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技术和设备搬回国内,究竟要怎么利用这些设备技术,不具体研究一下肯定不行。

    国内是不是有可靠的企业能够接收,接收了之后是直接交易还是算投资、亦或者是借贷,怎么保证接收企业能够肩负起具体的责任和有一个稳定的经营局面。项目国内落地之后由哪一方来操作,中铁建投银行是否还能再参与进来。

    至少五十亿美元的工业引进,如何不对当前国内的研究体系造成冲击,如何保证引进之后的吸收,形成一代引进、二代自行开发的能力。

    除了研究体系,工程建设国内有没有这个能力?大化工工程的工程建设同样是技术难点,不,可以说这些化工工业的任何方面就没有简单的。大化工建设,未来二三十年都是中国的重头戏。

    这些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乃是当之无愧的帝国重器。

    而杜邦那边同样也不简单,卖成套设备肯定是要比卖成套设备的生产技术合算。亨特杜邦如何说服杜邦家族,这将会是考验他能否成为下一代核心人物的关键一役。

    但是有一个问题,却已经是刻不容缓。

    “水锂电的渗透膜工业生产技术已经开发出来了?”胡文海简直大惊失色。

    “是啊,现在还瞒着摩托罗拉,已经用杜邦的名义去注册专利了。”亨特杜邦点头。

    不愧是八十年代的美国啊,美帝在还没推倒苏联之前,牛的简直不像话。只凭借他在理论上透露出来的一点资料,一年时间里就能拿出离子渗透膜的工业生产技术。

    不过这样一来,杜邦的时间也就有些紧张了。摩托罗拉和杜邦是签署委托开发协议的,虽然杜邦财团流氓本性不怕打官司,但摩托罗拉难道就是好惹的?可以预见,八成最终是要两败俱伤。

    这样的结果,肯定不是亨特杜邦愿意看到的。

    “所以我这里有一个前置协议,希望胡先生能够帮我一个忙。”

    “哦,什么忙。杜邦先生请讲。”

    “我希望胡先生能够将离子渗透膜的生产技术‘卖’给杜邦?”

    “哎?”胡文海今天真是有点大开老字号资本主义财团的眼界了。论无耻。国内暂时真的是还未够班啊。

    “胡先生成立一个公司,将异株湖公司50%的股份和工业化生产离子渗透膜的技术都置入其中。我会安排人收购工业化离子渗透膜生产技术,同时成为这家公司的股东。只要等我们的后续协议签署,剩下的股份可以陆续的转交过来……”

    “这不可能,我的风险太大!”

    将异株湖公司50%的股份注入一家与杜邦合资的企业,胡文海还怎么晚上睡得着觉?

    何况异株湖公司今年马上就要拿出二十亿分红,胡文海能够得到其中的十亿美元。成立新公司,这些钱最后不是要有一部分便宜了杜邦?

    “胡先生请放心。我们可以使用ab股的方式。除非杜邦掌握新公司100%的股份,否则无权干涉公司的运作。而如果因为分红导致了你的损失,我们可以在最后成交协议补上这部分分红。”

    所谓ab股,可以说是一个极为不受投资者喜欢的公司股权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将股份分成了两个阶级,一个是有投票权的b股,另一个则是没有投票权或很低投票权的a股,这也叫做双重股权结构。阿里巴巴就是采用了这种结构,哪怕马云手上没有多少股份,但他的股份投票权却是以一当十。让他牢牢的掌握了对公司的控制力。除了阿里巴巴,美国的ae波ok和谷歌也都是这种股权结构。

    如果是这种方式。那胡文海倒是可以考虑了。

    这个做法的好处显而易见,绕开了摩托罗拉的委托开发协议,也绕开了异株湖公司50%股份只能自用专利,不能向外授权的弊端。作为异株湖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