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六章 燕然之战(十二)(第1/2页)  骑马与砍杀大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现在在两万被自己寄予厚望的高句丽军团几乎是全军覆没后,阿史那特勒也是终于认清了对手的实力,开始全力以赴,开始实行更为明智的多路渡河的战术,这却是正好是打在安西和秃发部联军的三寸上。

    “先行撤退吧!撤到浚嵇山,那里有四百年前汉军先辈修建的城关和城寨,虽然年久失修,但总是还能发挥出一部分作用的,能够起到阻挡突厥骑兵的功用,而且这样我们也能更好的保卫我们囤积物资之处范夫人城。”

    在一望无际的燕然草原最重要的地理坐标就是蒲奴水、姑且水、匈奴河、浚嵇山和涿邪山,其中蒲奴水是防御东面之敌的防御中心,匈奴河是防御西面之敌的,而浚嵇山和涿邪山是防御南面河西走廊上入侵之敌的屏障,当然如果是河西走廊上的势力掌握了这两座上的话,自然也就成了他们防御从燕然草原南下入侵之敌的屏障,所以韩文鸯在看到姑且水被突破必不可免,而匈奴河又不再突厥军首要进攻方向上的情况下,立即向段寄奴提议当机立断的撤退,缩回浚嵇山防线,等待李铮亲统的大军来援。

    韩文鸯的这个提议应该说是最稳妥的,其实对于现在的安西来说,他们连河西走廊都没有消化干净,而且下一个目标是定在夺取被羌族霸占的南部五郡的情况下,其实只要守住从最东端范夫人城开始,一直到最西面的涿邪山防线,基本上就可以宣告河西走廊东段酒泉、张掖和武威三郡的北面安全无虞了。

    但李铮之所以还放原本自己所憎恶的敌人秃发部和河西回鹘部一马,让他们迁徙到燕然草原来,而且还派韩文鸯和段寄奴带领三万精贵的安西骑兵来燕然草原帮助秃发部抵御突厥太鲁部的进攻,包括他本人也即将领兵赶到燕然草原,除了为这条燕然草原南部的防线增加一道缓冲区外,李铮更想要的是破坏突厥太鲁部的西征之举,让突厥人尽量晚的将自己的黑手伸向西方来。

    但段寄奴对韩文鸯这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建议,很是看不上眼,依照他的想法即便是要撤退,也应该是在咬下突厥部队几口后,突厥军虽然施行多面开花的渡河方法,让兵力不足的联军再也无力分兵防守,攻破了联军的姑且水防线,但同时他们也是兵力分散,给了联军将它们各个击破的机会。

    在段寄奴想来撤退是要撤退,但并不能什么都不做的就灰溜溜的撤退,必须利用突厥军几路渡过姑且水,还没有合兵的机会,集中全军的优势兵力,再突击几路突厥军,争取再击败歼灭一两路,给突厥人再造成两三万的伤亡。

    段寄奴的这个提议遭到韩文鸯的激烈反对,在韩文鸯看来,即便这突袭成功,己方也会有相当大的损失,而且损失还很大,因为韩文鸯从提早被派人突厥军中密探传递来的情报中得知,跟随阿史那特勒参与西征的这些突进军,都是整个突厥太鲁部中的精锐,个个都拥有十年以上的战阵厮杀经验,而且个个凶悍勇猛战技回见。

    而且更让人觉得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突厥骑兵都是长期受大汉式训练的,被用严格的军法束缚住,能够娴熟的使用各种汉军骑兵战术,再加上突厥太鲁部因为通过收买强掳等手段,拥有几万人的汉人工匠团队,为突厥太鲁部夜以继日的锻造兵甲,还有掠夺购买原本大汉帝国的兵甲,使得所有参与西征的突厥骑兵,都装备非常精良,基本上全部都是装备上铁甲,即便是弓骑,也有一领锁子甲。

    所以在韩文鸯眼中阿史那特勒手中的突厥骑兵,肯定不是安西军先前遇到的那些游牧骑兵可以相提并论的,哪怕是号称中亚北部草原霸主的猰颜部,它的军队在总体战斗力上也可能是低于突厥太鲁部军一等的,所以不能用以往安西骑兵与其它游牧部族骑兵打出的交换比,来对应与眼前这支突厥骑兵的战斗。

    段寄奴虽然固执,也有点贪功,但也并非就是冥顽不灵的狂徒,最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