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七章 瞒天过海(第1/2页)  骑马与砍杀大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但为了迷惑敌人,达到战略欺骗的目的,梅花内卫还是留下一点敌军收买的叛徒和派来的细作的,但这些叛徒和细作而都是在安西体系内都是边缘人物,无法探查到任何有关于安西的有价值情报,他们将看到的情形,想方设法的传回去后,很可能不止不能帮助东面那些敌酋做出合理的判断,还很可能会误导他们。

    其中这些叛徒和细作给东面传回的最大的一条妄报,就是安西并未大规模往前线运送物资,安西军的再一次进攻不会那么早的开始。

    这些叛徒和细作得出能够得到这样的情报很是简单,因为安西通往最前线的晋昌郡,能够大量运输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从安西出发,穿过交河郡和伊吾郡,到达晋昌郡的那一条由当初的大汉帝国修建的官道。

    千百年来,这条官道一直是联系着河西和安西的唯一道路,所有的大宗货品都是由这条官道由东向西或是由西向东运输,当然包括军队的补给辎重,也是只能靠着这条道路运输的。

    所以那些东方各部收买和派往河西四郡之地的叛徒和细作,在梅花内卫的严防死守下,无法混进安西各部门,或是收买哪怕安西各衙门中的一个门吏后,根本无法查探到任何安西底细后,立即就是使用笨办法,但被安西优先修理一遍的官道旁,观察起安西军何时向前线大规模运输粮草物资,以此来推测安西军再次发动东征的时间。

    但这些自作聪明的叛徒和细作,不知道他们早就已经是入了安西高层那些人精将领谋臣的瓮中,安西的将领和谋臣们早就已经是预料到他们让梅花内卫特意留下的那些叛徒细作,会通过在官道上数运粮大车的方式,来确定安西军是否会发动攻击,何时会发动进攻。

    所以安西军高层的将领和谋臣们,便利用这一点设立了一个瞒天过海的局,并不让为第二阶段东征准备的补给走那条连接安西和河西的官道,而是另辟蹊径,将所有的这一次第二阶段东征所需的物资,全部都是运往敦煌郡储存起来。

    通往敦煌的那条道路,就是从焉耆穿越死亡之海沙漠到敦煌的那条道路,在第一阶段的东征战争中,安西军有三支部队走过那条路,第一次是牛文忠率领的突袭敦煌的南路军,第二次是王忠肃率领的支援牛文忠部的疏勒军,第三次是李铮亲率欲要突袭玉门关的大都护牙军。

    这三支安西大军,十多万只脚和差不多数量的马蹄踩踏过后,这条道路也算是开辟出来了,虽然这条沙漠中的道路非常的险恶,几乎每一走一次,都会死伤几十人,但这样低的损失,在一场几十万人对垒的战争中,只能用微乎其微来形容。

    如果真能瞒天过海,掩藏住安西军真正的进攻时机,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为安西军赢得先机,甚至是胜机,那么丢几百条人命到死亡之海沙漠中又有何惜。

    安西高层并没有按照常理用主官道将东征所需的粮草辎重全部运到最前线的玉门关,而是走不为人所知的沙漠小道将所有粮草辎重运到了敦煌郡,储存在人烟稀少,靠近沙漠的地域。

    敦煌郡靠近沙漠的最西边,离最前线晋昌郡玉门关,还有好几百里,但通过晋昌郡的主官道上,有一条分道也是贯通敦煌郡全郡,直到敦煌郡最西面的且末城,这条分道原本在秃发蛮夷手中,年久失修损坏严重,但经过安西军一年,派军队抢修后,已经恢复能让大车畅通无阻的通行,所以敦煌郡最西边到玉门这段路的交通,也很是便利。

    一旦开战后,至多七天,就能将屯储在敦煌郡内的东征所需物资运抵玉门关前线,不会让前线安西军后勤短缺无以为继,耽误了东征的,因为玉门关内还存储有上一次安西军东征所余下和缴获敌人的物资,足够坚持七天时间了。

    安西军这个瞒天过海之计使得极为成功,根本不知道安西军已经另辟蹊径,改换物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