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三章 新羌王(第1/2页)  骑马与砍杀大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但虽然南安羌人经过汉化崛起了,但其实学大汉帝国,还只是学了一点皮毛,南安羌人更愿意学习的是汉军的训练方法,得到精良的汉军兵甲武器的制造方法,对于真正能够让部族兴旺发达的汉家知识,是没有任何了解之心的。

    总之一句话就是南安羌部与许多被文明感染,要融入文明中的大部分蛮族部落一样,一开始只关注武事,而不去关注那些文事,等过了一段时间,可能几代人,有可能十几代人后,它们才会明白那些文明中真正能够让他们国富民强,鼎立万世的东西是什么。

    南安羌人很幸运,遇到属于他们部族的那个改革者和推动者,就是那个新临危受命的羌王姚襄,从此人开始后,南安羌部开始学会不再用拳头和刀剑来为自己争夺利益和土地,而是要用头脑。

    南安羌部的前一任统领姚弋,是一个传统的笃信武力的蛮族统领,他就像一头狮子一样,奋战不休,与周边的大势力不停的战斗,与河西走廊的霸主秃发部战斗,与世仇觊觎自己部族羌人王族地位的唐古羌战斗,在河西回鹘人没有在秃发部的打击下衰弱前,姚弋还曾经与河西回鹘人死磕。

    与素来刚强的姚弋相比,他的继承人姚襄就看起来比较柔弱,但却更为理智,也更为明智,知道有时候头脑比武力更重要,也是明白汉人兵书中所写的计谋,运用得到话,永远比数万甚至是数十万精锐兵将更有用。

    原本姚弋对文弱不类己,读了太多汉人书的姚襄,是非常不满意的,要不是姚襄是他那么多个儿子中,唯一成年的,他也不会立姚襄为继承人。

    但姚弋也是没想到他所看不起的五子姚襄会那么出色,在刚刚临危登位后,就迅速用那些在汉人史书上学到的政治手段,平息了因为首领突然逝世而引发的sn,压服部族内那些功勋老将老臣,安抚那些附属于南安羌部渐有离心离德之心的羌人小部族,同时极力的调兵遣将,稳定战线。

    而这姚襄最出人意料的是,竟然与他南安羌部的死敌,一心要覆灭南安羌部,斩尽杀绝姚氏,自己成为羌族公认主宰部族的唐古羌部议和了,而且还议和成功了,双方不仅化干戈为玉帛,而且还共同携手对抗外敌,让唐古羌反戈一击,与原本的准盟友秃发部为敌。

    “那姚襄有何本领?用了什么手段?竟然能够说动南安羌部的那些功勋老臣同意与他们的世仇议和,他又是怎么说动据说恨极了南安羌部,双方每次冲突和战争,一活捉南安羌本部的士兵,就要剖腹剜心的唐古羌部与他们议和的。”

    李铮听了伍贺的讲述后,对那姚襄使用的方法无比的感兴趣,因为现在的他,从秃发部先前在未取得胜势时,打死都不主动要与回鹘人和南安羌人议和之事上,已经看明白对于这些半开明半野蛮的部族来说,世仇两个字是多么的深刻,所以他很是好奇姚襄是用何种方法让内务部反对的声音都消除,促成这一次议和的。

    “那姚襄所用的手段,并不新鲜,无非是对内对老臣明升暗降,用高官厚禄将南安羌部内那些由他父亲姚弋提拔的老臣调离部队,而后派自己的亲信去掌控部队,对外对唐古羌部挑拨离间。”

    伍贺立即回答道,他虽然长着一副胡人面孔,但汉语极为流利,而且明显可以看出他对于自己身为一名汉人的自豪,话语中是不是的表现出对姚襄这个在他眼中蛮王的轻视,认为他所用的计策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全都是汉人用剩下,只是在东施效颦。

    伍贺可以安西军中负责一环的官员,可以轻视姚襄,但作为统筹全局的李铮,却一定要深谋远虑,防微杜渐,绝对不能大意轻敌,以免给自己和大汉安西留有后患,所以他虽然得知了姚襄所用所谓计谋的并无出奇之处,但心中却是并没有任何一点轻视之心,立即又是发问,询问细节。

    “明升暗降这一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