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四章 初试水战(第1/2页)  骑马与砍杀大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投石机和三弓床弩的战法被李铮否定后,又有将领向李铮建议用猛火油,利用猛火油能在水面燃烧的特点,制成一个个小的燃烧**,在维京战船靠近时丢掷过去纵火,将维京战船连同上面的海盗一同焚为焦炭灰烬。

    这个建议比前两个更有实现的可能,但也有非常大的施行难度,第一个就是猛火油数量的不足,还有要特意烧制出一批七八斤重,便于单人投掷的小陶罐,也会耗费时间,不符合李铮速战速决,尽早消灭维京海盗们的意愿,但这两项可以通过加班加点达成的问题还不是主要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李铮是知道维京战船是有多灵活的,它不止前进时速如飞马,连后退时也是能维持不下于前进时的速度,而且转弯改变方向,相比于其它船只也显得更为快速灵巧,就像蜈蚣一样灵活,蜈蚣船也是以前汉人为以维京战船为代表的西方桨座战船取得外号。

    维京战船在水面上的确是堪称是一只灵活的大蜈蚣,这也就意味着维京战船在一被猛火油**投掷纵火后,能够立即让划桨手改变划桨方向飞速后退,退到安全范围之外后扑灭火焰后再战。

    猛火油虽然是以石油为主料调配出来的火油,但它毕竟不是后世的凝固汽油,能真得将河水都烧沸腾了,都烧干涸了,猛火油虽然能在水面上燃烧,但它其实是能被水浇灭的,只要浇它的水是它的十多倍甚至是几十倍就行,而无疑在交战区域是图斯湖中时,敌人是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来扑灭猛火油所引发大火的。

    用猛火油纵火这一招,能让敌人受一点损失或是知难而退,但绝对是不可能让维京海盗们的船队直接覆灭的,反而会打草惊蛇,而且耗费大量好不容易制造出来的猛火油功亏一篑,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

    要想真的用这种利用猛火油焚烧敌人维京战船的办法,那就必须得先将那些维京战船固定在一地,让他们被猛火油泼散,燃起熊熊大火后,也不能回退到汉军船只追之不及的后方,从容的提调图斯湖中的水扑灭火焰。

    这个将敌人维京战船固定在一地的方法,有老辈子阅历和记忆,熟悉古今中外战史的李铮,其实已经是想到了的,那就是用拍杆,在拍杆前装一个的尖锐的铁钉,就可以在拍杆下落砸中对方战船后,将前端的铁钉深嵌入对方船体内,让敌人的维京战船无法后退,只能任由汉军的猛火油弹焚毁,又或是直接干脆一点将拍杆造得更大更沉,直接就是一落而下,将只有单层甲板的维京战船,直接砸出一个大洞,或是直接砸为两端。

    但李铮不知这种方法会不会被敌人看破,因为使用这样的拍杆并非是汉军或是他的专利,在十个世纪前,罗马人在布匿战争中,就利用过一种与现在李铮想得拍杆非常像的,名为“乌鸦吊”的工具对付迦太基人,只不过罗马人用乌鸦吊,限制迦太基人的战船运动是次要目地,主要的目地还是让己方优势的罗马重步兵顺着被特意造成栈桥形状的乌鸦吊,登上迦太基人的战船,与迦太基人展开肉搏战。

    虽然现在整个欧洲都在愚昧的天主教会的统治之下,许多关于古罗马和古希腊的书籍,都被列为,所以乌鸦吊这种曾经罗马人用过的海战利器,在欧洲可能并不有名,但作为对军事知识孜孜不倦汲取,为此不惜违背教皇禁令,翻看由古代罗马将领这些异教徒所著书籍的诺曼人中的贵族,铁臂罗贝尔很有可能是知道乌鸦吊的存在的,所以李铮利用拍杆攻击敌人维京战船的计划很可能无法成功。

    虽然无法成功,但李铮还是下令制造拍杆和轻便的能由单人投掷的猛火油**,因为即便拍杆的作用被敌人识破,不能达到出奇制胜的目地,但对那些维京海盗们也是具有非常强的威慑作用,能够让他们在没有想出应对拍杆之法时,有所顾忌不敢再随意攻击汉军运输船,能让汉军的水上运输恢复一段时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