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章 再建帝国(第1/2页)  骑马与砍杀大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上官桀口中听到帝国本土又是要内战不休的消息后,心中难免升起不安和失望,就像主心骨突然没有了,让李铮无所适从,而且大汉本土的力量一直在李铮的复兴大汉的计划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分量,但现在他不止不能借助,而且还很有可能,将来真能打通河西走廊,回大汉本土后,还不得不参加内战,重整河山。

    说起帝国本土的巨变后,上官桀也是苦恼,但他的苦恼却是与李铮不同,他竟然心忧大汉皇帝,更或者说是大汉国祚,他长叹道:“这次内战,皇室力量太过衰微,而那些汉室宗亲又是地方世家门阀的傀儡,一个掌握实权的都是没有,这如何能重振汉室,看来大汉是真的要亡了。”

    “看来,上官先生很是忠心皇帝,也对,京兆上官氏一直是皇族的姻亲,出过好几任皇后,忠心皇室也是应该的。”李铮试探的问道。

    上官桀露出自嘲的笑容说道:“我对上官家都没有多少感情,又怎么会对素未谋面的刘氏皇帝忠心耿耿,我之所以这样哀叹,是因为刘氏皇族如果在这一轮变乱中被打落神坛,大汉帝国灭亡的话,那么我们华夏的秩序就没有了,局势会发展成为什么样,是又一个统一强盛的大帝国,还是像大汉帝国之前混乱不堪的列国纷争一样,如果是后者,那么我们大汉帝国就将与现在波斯一样,僭主和军阀遍地,一盘散沙,那里还有半点过去波斯帝国的雄姿。”

    “秩序?”

    李铮默默念叨了一下上官桀刚刚话语中的一个“名词”,忽然是有些明悟一个穿越过来后,他一直都是不明白的问题。

    那就是这个时空的大汉王朝为什么能延续九百多年接近千年,这在李铮看来无比的不可思议,他前世所见的那些封建王朝至多也不过三百年寿命,为什么这个时空的大汉帝国能够挺立千年,而不被改朝换代?

    李铮以前一直是不解的,但现在李铮是有点明白了,因为这个时空有高加索水道存在和苏伊士运河的提前开通,所以东西方之间的贸易交流更多更快,而且西方对东方的侵略也是更为迅猛和彻底,为了维护丝绸之路上所得的利益,又或是为了保家卫国,不至于让罗马军团和波斯铁骑杀过河西走廊,出现在陇右之地,威胁帝国的腹心之地。

    所以这一时空的华夏人空前的团结,并且积极于对外开拓,所以大汉帝国一直便被维持着,这时空一心为公的华夏有识之士们,很是明白改朝换代,那样引发的大变乱和大血洗,将会使得华夏遭到多少削弱,可能会一蹶不振,甚至彻底沉沦,所以这些华夏有识之士们就一直在尽力维持着大汉帝国,维持着他们心目中的秩序。

    想到这些,李铮不由的回想起他的前世,前世时匈奴兴起,是在秦末农民战争后,五胡乱华,是在三国争霸和八王之乱后,契丹和党项的崛起,也是在唐末农民起义战争后,而至于靖康耻和崖山之变的发生,除了对手强横外,更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当时宋庭的党同伐异,陷害忠良,内斗不止,至于满清能顺利入关,入主中原,也是因为明王朝在农民起义军的内斗内耗。

    想到前世华夏遭受的种种差一点亡国灭种苦难的根源,好像主要原因就是内斗后,李铮就越是理解这时空华夏那些像上官桀这样的有识之士,一心护卫大汉帝国,维护他们心中那秩序之心了。

    但理解归理解,李铮却是不敢苟同他们那所谓的秩序,因为这些华夏有识之士拼命想要的维护秩序是什么,就是永远的一成不变,如果要整个刘氏皇族不变,大汉帝国永世维持下去的话,那么整个上层的贵族阶级也是不可能会有大改变的,永远的贵族是贵族,平民是平民,跟印度的种姓制度差不多,让整个社会的各阶级固化。

    如果这个秩序真能让大汉帝国长治久安,永远成为欧亚大陆的霸主,那么即便是牺牲平民阶级的利益,让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