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一一章唯有铁和血才能让吐蕃粘合起来(第2/3页)  盛唐血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比如后世最不显眼的圆珠笔估计好多人都不知道。中国有三千多家制笔企业、二十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四百多亿支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劣质假冒产品泛滥的尴尬局面,大量的圆珠笔笔头的“球珠”还需要进口。直到前年中国才取得工业化生产“珠球”,能不能取代进口,还需要市场检验。

    陈应自然知道火枪的原理,甚至让他指导工匠打造一支燧发枪都没有问题,关键是材料不过关,这种火枪出来是伤敌还是伤已,恐怕还说不清楚。

    不过,陈应现在在材料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也可以说,自从陈应这个异世蝴蝶煽动小翅膀以来,除了刚刚开始武德二年之前,陈应迫于生存压力,没有针对这方面的研究。

    可是随着陈应地位和财富的增加,陈应在材料方面的投入非常大,不仅仅是因为钢铁、还有其他材料方面,比如在提炼原油的时候,润滑油已经成功出现,虽然质量还不如后世,不过陈应生产的润滑油,已经垄断了整个大唐的车轴。

    特别是轴承以及减震装置,大唐除了极个别偏远地区,几乎看不到原始的轴套式车轮了。

    这次陈应前往疏勒,就是因为周青传来消息,蒸汽机项目研发总工程师拜占庭人弗拉维齐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让陈应迫不及待的前往疏勒。

    就在陈应离开拉萨的同时,一骑快马闯进了雅隆河谷,雅隆河谷作为吐蕃人的发源地。这里还有着苯教的秘密教坛,也有着吐蕃王朝最后的余孽。

    现在的吐蕃别说完成统一雪塬大业,就是能不能存续下去,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作为吐蕃王朝唯一一个在逃的大臣,吞弥阿鲁有些意兴阑珊。

    得到陈应离开拉萨的消息,吞弥阿鲁小心翼翼的望着宇文化及道:“国师,咱们现在怎么办?”

    宇文化及依旧不喜不怒的道:“为今之计,也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了。”

    吞弥阿鲁急忙问道:“什么选择?”

    宇文化及沉吟道:“其一么,便是遣使向李唐求和,暂且休养生息,以图后报。”

    吞弥阿鲁摇摇头道:“这根本不可能!”

    安多那吉用他的死,以用六万余条人命向吞弥阿鲁证明一件事情,陈应根本就可信。事实上,别看安多那吉造反有宇文化及派人蛊惑,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陈应失信,他还有意无意逼反安多那吉,目的就是为了扬起屠刀,让原本虚弱的吐蕃,也伤上加伤。

    宇文化及轻轻笑笑,露出让人做噩梦的笑容道:“至于这其二么,无非便是再次向西,现在戒日王正在攻打德干,反正这边儿的部族被陈应杀的差不多儿了,咱们再留在这里也只能吞并一些小部落,没什么太大的意义。不如向西而去。其实这两个法子之中,先行求和才最为妥当。”

    吞弥阿鲁叹了口气道:“罢了,趁着陈应不在雪塬,我们吐蕃各部左右这还剩下了不过一百余万万族人,总比再跑到东边去招惹大唐强得多。不先整合了吐蕃的各个部落,我们是打不过唐人的。”

    可是想到整合吐蕃各部,吞弥阿鲁就感觉一阵头疼,吐蕃一百多个部落,一百多条心,有的愿意跟着陈应铁了心的当狗,特别是那些在驰道负责监工的吐蕃人,他们对吐蕃同胞的手段,简直让人发指。

    只后动作稍慢,他们手中的鞭子就抽上去了,这些鞭子不仅带着倒刺,还经过盐水浸泡过,一鞭子下去,那个酸爽就甭提了。现在兴修驰道的时候,每天都会死伤数百人,几乎九成九都是这些吐蕃监工下的黑手。

    当然,吐蕃人窝里斗,唐人也乐得看笑话。

    至于另外一波人则是不投降,不抵达,来个惹不起躲得起,雪塬别的不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