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二七章混身是嘴也说不清(第2/3页)  盛唐血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秦王殿下,何事动怒?”

    李世民愤怒的道:“江淮军有谋反迹象,本王决定,提调大军,亲赴江淮。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解决掉江淮这个大麻烦,务求一劳永逸,不留后患。”

    房玄龄一把攥住李世民的袖子斥问道:“殿下,你这是去寻死么?”

    李世民气得笑了,冷冷的望着房玄龄道:“房玄龄,你这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满脸不悦,挣了两下袖子。

    房玄龄依然死死攥住急吼吼的道:“自古大军征讨不臣,从未听说过,大军征伐,自家臣子的道理。此兵一发,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大错,一旦逼反了江淮,就算是皇帝,也保不住你这个秦王了!”

    李世民顿时哑然。

    房玄龄语重心长的道:“殿下,您可以想想,这江淮军若是谋反,岂会坐视主帅杜伏威孤身一人枯坐长安城于不顾?他们若是谋反,岂会坐等朝廷大军前去剿灭,而不趁虚出击,直取兵力空虚之洛阳?难道,自辅公祏以下,江淮军将领,都是酒囊饭袋?”

    李世民忿忿的道:“那他们为何,对朝廷的使臣,如此无礼?你看看无忌被他们打成什么样了?”

    看着长孙无忌那副凄惨的样子,房玄

    龄差点没有被自己的口水呛到。长孙无忌不仅整张脑袋肿胀不堪,而且站立的姿势,极为别扭,仿佛被十几条大汉轮过一般。房玄龄无奈的叹了口气,刚才咄咄逼人的气势有些收敛,但眼神依旧是少见的冰冷。

    房玄龄道:“杜伏威尚在,谁能使得动江淮军?玄龄记得,殿下派使臣南下,只是先行点验勘核,擢升辅公佑、左游仙、阚棱等人,为何变成了人事更替?”

    李世民一脸尴尬喃喃无语。

    房玄龄沉着脸道:“殿下当速速下令,大军停止集结,如今河北世族,已经惊惧不已,以为朝廷对他们不利。一旦朝廷举兵南讨江淮,难保河北世族不会再起反复,一旦河北惊变,谁也兜着此事。”

    李世民一拍额头懊悔不已。

    事实上,杜淹泄露马脚的事情,他已经知晓,敢灭口的人好好的活着,摇身一变成了东宫门下官佐,李世民就算不用脑袋想,也可以想出来是怎么回事。

    其实,李世民也在赌李建成。

    赌李建成宽厚,不会拿此事来攻击他,否则他将不得不挥泪斩马谡了。

    丢出杜淹,以平息朝廷众臣的怒火。

    看着李世民转变了态度,长孙无忌大急道:“秦王殿下,江淮军从未视朝廷为正朔,当年归降,杜伏威也是遣使到洛阳,递上降表,如此乱臣贼子,行的是假归顺,真割据,何来自家臣子一说?殿下糊涂,岂能因房玄龄几句荒诞之词,便听由江淮军割据一方?殿下明鉴,陛下至今,仍未允许杜伏威南返,就是给殿下机会,整治江淮!若有江淮在手,何愁大事不成”

    “寡人非是三岁儿童,这点事情还看不分明?”此时,李世民是真正转过味了,长孙无忌想借着平叛的名义,让李世民再立战功,盖过李建成平定河北之功。想到这里,李世民的温言道:“无忌,休得胡言乱语,退下!”

    长孙无忌踉跄几步,羞愤地拂袖而去。

    看着长孙无忌离开,叶知秋紧随其后。叶知秋只不过是一个百骑司的长史,还不够资格在李世民面前议事。

    看着长孙无忌一瘸一拐的样子,叶知秋问道:“长孙参军,咱们现在怎么办?”

    长孙无忌道:“殿下没有证据,自然无法出兵,其实也无需证据,只杜伏威离开长安,江淮军不反也反了!”

    叶知秋转身望着周围,发现周围无人注意他们。低压声音道:“长孙参军的意思是”

    “江淮军十数万军,杜伏威肯定无法全部认出来!”长孙无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