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第2/3页)  盛唐不遗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壳机器的意思,内心非常的高兴,连忙说道:“李侍郎,若是能有给稻谷脱壳的机器,咱们工坊的人工最多五十人应该就够了,能省下不少工钱,最主要的是干活够快,遇到大生意也能接,现在因为大米加工的速度有限,遇到大客户只能让给别人,或者与几个卖粮的大户共同合作,一起为大客户提供大米。”

    “听说苏州那边的工钱比较低,为何不直接在苏州加工,然后大批的运到京城呢?这样不是可以省很多钱?”

    李安开口问道。

    在交通越来越便利的大唐时代,若选择走水路,大米运输到京城确实需要很长的时间,可如今已经有了铁路,运输的效率大大的提高了,大米直接运到京城也不是很难。

    苏小管家听完一脸的无奈,开口说道:“李侍郎有所不知,现如今虽然有了铁路了,可需要走这条路的货物实在是太多了,运费也连年增长,若是大批的运输粮食比走水路要贵一些,当然,因为能很快运到京城,多付一点运费也算不了什么,可我们苏家也算不上什么大家族,也没啥过硬的后台,我们基本抢不到车厢,那么多商人的货物都需要走这条道,尤其水果绿菜这些,若是走水路到京城就坏掉了,所以,肯定要优先让他们运输,而我们这些粮食短时间内也坏不了,自然争不过他们,所以,我们这里从苏州运过来的稻谷都是走水路的,有时也会远一些大米,但数量不会太多,主要是担心路上不好保存,若是坏了生虫了就不好了。”

    这个小管家说的是实话,虽然大唐已经新修了运力强大的铁路,但由于线路就那么几条,而需要借助这条道路运输的物资就极多,所以,就注定了很多物资,尤其是大宗物资,难以通过这条线运输,运力不够也没有办法,有实力有后台的权贵自然能够争到铁路的运力,而地位一般的商人就难以争取的到了,或者说要排好久,甚至直接拒绝运输,就算朝廷加开很多火车班次,也满足不了日益增加的运输需求。

    对于运力紧张这种情况,李安自然是非常清楚的,但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并不容易,因为修建铁路没有那么容易,这是一项耗费巨大的工程,每一条都是需要大量真金白银才能修成的,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自然只能先满足最棘手最重要道路,而对于不太重要的道路就要延后修建了。

    铁路的修建对资源和资金的需求极大,而大唐内部有那么多大河小河,这些河流上必须要修建铁路桥才能让火车通行,而在大江大河上修建桥梁,这个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所要耗费的资源和资金自然低不了,所以,长江黄河这些大河上至今也只是拥有几座桥梁罢了,长江黄河的桥梁全部加起来一只手都数的完,而只要这些大河上的桥梁不够多,那么,火车的通道就要受到很大的限制,江河上的桥梁将成为铁路交通中的瓶颈,所以,若要解决这个矛盾除了要多修一些铁路之外,还要多在河流上建桥,不能让江河阻碍大唐帝国交通的发展。

    只不过,不论是修路还是修桥,都需要慢慢来,是万万急不得的,着急也没有用,资金和资源都是有限的,满足了交通的要求,其它方面就难以满足了。

    “哦,你们是担心大米在长途运输的过程中损坏,所以才运输稻谷的,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大米比稻谷娇气很多,若是在路上受潮了,确实不太好办。”

    李安很是认可的说道。

    “李侍郎,那个稻谷脱壳机器,肯定很难吧!需要多久才能捣鼓出来?”

    苏家小管家开口问道。

    很显然,这货对于这种机器非常的上心,虽然他只是苏家的一个小管家,可他对自己的主子却是万分的忠心,是真心巴不得主子好的。

    这种忠心耿耿的忠仆,在古代的时候是非常常见的,因为自古以来,就有忠孝仁义理智信的说法,尤其是忠孝两条被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