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九章 文渊阁(第1/2页)  寒门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文渊阁此处的文渊阁可不是百年后大清朝贮藏《四库全书》的地方而是大明王朝京师一个标志性的酒楼是士子文人饮酒的理想胜地。
    一要有才二要有钱才能踏入文渊阁。
    每一日文渊阁门口都会悬挂一个诗题同行中人只有按要求做出诗文才允许进入文渊阁。有点类似于当今高等会所这样一来来文渊阁的莫不是文人鸿儒格调也就上去了。
    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常来文渊阁文人汇聚若是在文渊阁有了褒奖声名便会鹊起一时间时人莫不奔走文渊阁以来此为贵。
    今日文渊阁悬挂在门口的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大约就是依此题目文体作诗。
    朱平安等三人来到文渊阁门口看了看悬挂在门口的这首忆江南俱是微微一笑。三人拱手互相谦让了一番然后老实孩子王世贞便被张四维和朱平安推出来做诗。
    王世贞不愧是以后能引领大明文坛的魁首被两人推出来后波澜不惊只是微微笑了笑便走上前几乎没有沉思便提笔留下了一首《忆江南》: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家在五湖东。
    王世贞这一首《忆江南》一出门口便是一阵叫好声这也是文渊阁的惯例每日文渊阁都会有数位士子文士在门口充作将门官或是来自于国子监或是文渊阁邀请的文人总之做的诗文要经过他们认可才能入文渊阁内。
    王世贞的这首《忆江南》几乎是他们在今天看到的最好的一首忆江南了。所以情不自禁的叫好出声来。
    “梅子雨藕丝风文生此首词可与白诗魔一较高下了。”张四维也忍不住赞叹了一声。
    “少来。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与白诗魔相比。我还差得远呢。”王世贞微微摇了摇头笑道。
    君子之风。
    在朱平安看来王世贞这才是古代标准的谦谦君子荣辱不惊完全像是水墨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不过在下一秒朱平安收回了这个看法。
    “咳咳我和他们不熟。有劳诸位了我先上楼了。”王世贞得到允许步入文渊阁后向着充作将门官的士子拱了拱手然后便向着门外的朱平安和王世贞笑了笑。
    本来文渊阁的规矩是同行人中有一人按照题目要求做出就可以全部入阁的不过由王世贞来了这么一下子不熟那就是说不是一起的了那么按文渊阁的规矩朱平安和张四维得再有人做出一首忆江南才可以。
    然后。朱平安便被张四维推出来了。
    朱平安看着张四维微微笑了笑便上前拿起毛笔落下了一首《忆江南》:
    江南好。城阙沿嵯峨。故物陵前唯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
    这是清朝纳兰性德的一首忆江南在纳兰诗词中这一首忆江南并不算多出彩不过在现代一次游南京的时候朱平安在某处名胜古迹上看过这首忆江南不觉也就记下来了此次也就顺手拿来了。
    虽说在纳兰的词中这一首词并不是很出彩。但是在今天来文渊阁的人中这一首词也算是很出彩的了。
    门将官也不由叫了一声好。刚才王世贞的《忆江南》轻快活泼描述了对家乡江南的热爱;朱平安这一首《忆江南》则是对历史的兴衰更替的沉思。都属佳作。
    “呵呵呵文生《忆江南》词前第一个字是歌字子厚你这《忆江南》词最后一个字也是歌一唱一和挺有兴致的啊。”
    张四维称赞完朱平安的词作后又发现了王世贞和朱平安词作的唱和不由笑着打趣道。
    回应张四维的是朱平安施施然步入了文渊阁也是像王世贞一样向着门将官拱了拱手然后向着门外想要一同步入阁内的张四维笑了笑说着和王世贞一样的话:
    “咳咳我和门外那人不熟有劳诸位了我先上楼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