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再献建议(第1/2页)  寒门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平安见临淮侯似乎有话要说就让刘大刀他们押送粮饷在前面走自己与临淮侯放缓脚步慢性落后他们数米远留出一个谈话的距离。
    果然临淮侯寒暄了几句就叹了一口气说道“唉悔没听贤侄之言。”
    “伯父指的是?”朱平安不知临淮侯所言何意轻声问道。
    “数日前你建议我向圣上奏请增造战船恢复旧额我没有听你之言。有一次与魏国公小酌时我提到了此时没想到被魏国公记住了他拿着你的建议向圣上奏请了圣上批准了昨日我收到邸报才知道这件事。听说圣上还令人给京城的魏国公府上赏赐了冰例呢。”
    临淮侯捶胸顿足的说道颇为后悔当初没有听朱平安之言这份成绩和赏赐本该属于自己。如果时间可以重来自己肯定会采纳朱平安的建议向圣上上疏。
    原来是这事啊。
    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朱平安心里还有些高兴不是幸灾乐祸临淮侯不听自己建议而是为江口战船增加了高兴战船增加了水军的实力增强了抗倭的力量也就增强了这对将来剿灭倭寇是个好消息。
    “当初小酌时魏国公听我提了你的建议后喝酒就有些心不在焉后面更是匆忙离去当时我还以为他在为后宅事闹心现在想来他就是匆忙回去些奏疏去了。这个窃疏贼。改日我非得登门找魏国公讨个说法不成。”临淮侯想到当初小酌的情景连连摇头懊悔不已。
    “伯父消消火火大伤肝”朱平安张了张口轻声劝慰道。
    其实这件事也不好过多苛责魏国公。虽然他偷偷摸摸上疏有些不地道但毕竟建议是你先不要的你不要的东西别人要了不好过多苛责吧。
    “这个窃疏贼还应天守备呢我非得上门找他讨个说法不可。”临淮侯哼了一声。
    应天守备?!
    朱平安听了魏国公的话眼睛不由亮了一下原来魏国公就是应天守备啊。
    如今的应天最有权势或者说最有实权的是三个人一个是参展机务其实也就是应天兵部尚书因为应天兵部尚书基本都会兼任这个官职另一个是镇守太监还有一个便是应天守备。他们三人共管应天事务虽说这里面做主的是应天兵部尚书但其他两人的话语权也不可忽视。
    自己负责江浙兵备肯定少不了和他们打交道。不管怎么说魏国公这也算是欠了自己一个人情吧日后打交道的时候肯定会顺畅一些吧。
    临淮侯懊悔了一会后眯着一双小眼睛看着朱平安赞赏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贤侄以不到弱冠之年跻身五品眼界和能力真是令人佩服啊。”
    “伯父过奖了平安愧不敢当上次不过是适逢其会罢了。”朱平安谦虚道。
    “贤侄过谦了。咳咳当初悔不听贤侄之言啊。不知贤侄关于如今局势可还有什么好的建议?”临淮侯一双小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朱平安满怀期待道。
    额
    这就是你的来意吧?!听到这里朱平安总算明白临淮侯的来意了。
    “伯父平安初入官场有的只是些不成熟的想法那有什么好的建议。上次是适逢其会”面对临淮侯的期待目光朱平安苦笑了一声。
    “贤侄你我伯婿一家有什么不能说的你有什么想法尽可道来。”
    临淮侯催促道。
    额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自己还能怎么办朱平安不由苦笑了起来。
    不过临淮侯乃是勋贵武将世家有些话通过他们的口传上去或许比自己这个初入官场的文官更合适。
    朱平安抬头看向临淮侯“伯父平安确实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还请伯父指教。”
    “贤侄客气了但讲无妨互相学习嘛。”临淮侯微笑着连声道。
    “伯父如今时局关乎伯父身份及职责莫过于倭患一事了。”朱平安轻声道。
    “贤侄所言甚是如今倭患日益严重山东、江浙、福建等沿海地带几乎每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