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二十七章 书院开学(第1/2页)  穿越之巧凤再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穿越之巧凤再嫁最新章节!

    江巧凤对于山的高度没有太大要求,她又不是去修仙的,要那么高山头做什么。这座山头地势比较平缓,一点都不陡峭,确实很适合盖院。而且山坡上植被也比较多,夏天的时候肯定要比山下凉快得多。

    衙门有人好办事,只花了二十多天的功夫,江巧凤不仅买下了那座小山,顺带着还把小山周边的一圈儿的土地都给买了下来,总共花费了一万多两的银子。

    建房的事情不用江巧凤操一点心,但是院的名称却叫她想破了脑袋。她与唐丽华两人想了好几个院名字就没一个能满意了的。最后她还是把取名儿的事情交由唐世泽去头疼,没想到人家张口就来了一句:“不用那么太在意名字,我看叫青松院就好了。”

    “轻松?”

    “对呀。”唐世泽说,“青松不好么?四季常青,既挺且直,品格高洁,可是岁寒三友之一呢。”

    “好——好——”江巧凤藏起心中的尴尬,大声称赞这院名字取得好,取得妙。

    青松院的事情随着名称的确定暂告一个段落,江巧凤开始琢磨起女学堂的事情来。

    母女两个商量了好几天,一致认为她们老家的舆论宣传手段可以借到这里来用用。只不过要把那边的络与电视等媒体宣传手段换成了这边的戏曲而已。

    为此,江巧凤特意捡起了穿越前的老本行,写了一部描述女人读有大用的故事出来。

    唐丽华看了江巧凤写的故事后笑道:“感觉总体写得还算不错,虽然这故事情节一般般,但是应该很对这里老百姓的胃口。

    真是看不出您穿越之前是干这一行的呀。可为什么之前问您,您总是不肯如实相告呢?”

    江巧凤尴尬地笑了笑:“那还不是因为我是个扑街嘛——你问我是做什么职业的,我说是写络小说的。

    然后你肯定又会问我写的是哪本小说,结果我说了之后你说你从来都没听说过,那我得多尴尬呀!我一个扑街也是要面子的好吧!”

    唐丽华这下再也没忍住,咯咯地笑了起来。

    江巧凤:“你还笑,再笑我可生气啦——”

    唐丽华:“好好,我不笑。惹恼了您,回头不给我嫁妆那我不得哭死。”

    江巧凤写的这个故事叫做《刘三娘》,内容大概就是一位叫做刘三娘的秀才娘子在夫君去赶考却中途失踪之后如何撑起家庭的故事。

    故事重点放在了这位秀才娘子因为识字有文化,从而给家里规避了不少的风险,后来终于熬到了她相*全回来大团圆的结局。

    江巧凤只写了故事大概,戏曲编词这些她可是一点都不懂,那还是要交给人家戏班子里的专业人员才行。

    江巧凤找来了这一带颇富盛名的戏班子,出银子请班主把这个戏给写出来,然后还出银子让一些小戏班子排练好了之后下乡给老百姓们免费演出去。

    戏曲排出来时秋收已经结束,种地的农民们就没那么忙了,所以听到到有戏可看,都一窝蜂地跑去瞧热闹。

    秋冬季整个农闲时候过去时,这个戏曲已经成为整个庆州府境内老百姓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了。

    与戏曲一起流传开的还有句“一个好媳妇旺三代”的民间俗语。老百姓们听到这话无不点头称是,认为这话讲得真是太有道理了。

    江巧凤花了上千两银子去做宣传,到现在也算是初见成果了。相信等到青松院走上正规之后,女学堂也可以着手来办了。

    冬天的时侯,青松院的校舍基本已经建好。学生宿舍有暖炕,那个烟道是直接连接着厨房的,这样厨房里头一烧火,宿舍里面就非常地暖和。

    谁都知道烟是往上飘的。

    为了能让学堂以及先生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