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六章 滔天水患 壹(第1/3页)  东汉小霸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时的天空,仿佛被捅破了一个窟窿,雨水肆意倾泻在这片大地上,那管你需不需要。要不怎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呢?

    庐江城因为处在巢湖水源的下游,因此受到湖水决堤倒灌的可能性非常大。

    董袭带着一群人高马大的“熊卫”首当其冲,来到巢湖最危险的第一线。

    因为连日大雨的缘故,巢湖周围的路面已经一片泥泞不堪。运送石头和沙袋的板车在这种路面上犹如稚童耕地,走的异常困难。

    董袭抹了把脸上雨水,望着前方的道路忧心忡忡。

    “兄弟们!在加把劲!就快到了!”

    “熊卫”众人已经全部脱了上衣,露出一身壮硕的腱子肉,大家喊着号子奋力前行。

    “将军!让我们工兵营先上吧?大部队这样的速度等赶到那里恐怕就晚啦!”

    董袭身旁,跑过来一名身材敦实的中年汉子。汉子名叫李瞻,是庐江城里出了名会打井,擅挖坟的行家。也正是这门手艺,让他破例进入了工兵营为士兵们授业,也算是半个教官了。

    董袭看了一眼身后那五千人的队伍,的确将战线拉得有些过长,行进速度也差强人意。

    “好!李瞻,带着你的工兵营先上!我们随后就到!”

    “是!”

    李瞻得了命令,在雨中拿出一面红旗挥舞了几下。很快的,工兵营的士兵们从四面八方集结了过来,人不多,只有不到八百多人。但是这八百多人可都是挖地垒墙的高手,当下,他们每人都背起一包沙袋,拿着一把将军府特质的铲子,腰上的牛皮袋里还装着一颗手雷。

    “兄弟们!我们先上去!跟我来!~~~”

    李瞻大手一挥,背起自己的工兵铲就向着巢湖的方向快步跑去。

    要说工兵营的速度的确比大部队要快上许多,在脱离了大部队之后,李瞻等人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大雨磅礴的视野中。

    董袭又抹了把脸,低声骂了句娘,回头吼道:“再加把劲!~~~”

    工兵营的士兵们,多为身材不高但体魄壮硕之人。当初在挑选工兵营人选的时候,孙策就强调要那些能吃苦耐劳,韧性极佳的人为最好。其次就是手艺,比如说李瞻,他的手艺在庐江城以外都是赫赫有名。甚至许多豪族大家,也会不辞辛苦从远方来拜访他,就为了请他去给自家的祖坟起土,或是为田地引渠。据说他每次只凭一捧泥土,就能判断这地下能不能打出水井来,真正是神乎其技!

    此时的李瞻,已经贵为江东工兵营的教习,专门教导这些士兵们挖洞垒墙的功夫。而如今,李瞻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所学,终于要真正的派上大用场了。

    距离巢湖越来越近,李瞻发现,这里的水流开始分叉,也越来越湍急,看来此时的长江已经全段泛滥了。

    “大同、二同!”李瞻大声喊着两个人的名字,这两人是亲兄弟,而且同时在工兵营任职。

    “李头!”

    李瞻看着兄弟二人,伸手一指一条奔流河水的源头方向。

    “你们俩带一百人,去那边看看怎么回事,决口严不严重,如果太过严重,就试着在旁边开挖几条导水渠!不管成功与否,都过来在堤坝与我汇合!”

    “是!”

    兄弟二人领命,带着一百名工兵赶赴河水尽头。而李瞻则继续带人往巢湖堤岸赶去。

    大同、二同姓康,家里一共兄弟三人。因为家中老母尚在,因此兄弟三人一商议,决定让最的三弟在家照顾老母,而他们两个则凭借着手艺加入了工兵营。

    康家在庐江城里属于最底层的那一拨百姓。康家老母的丈夫早年就是因为从军打仗丢了性命,因此老太太这么些年又当爹又当妈,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才将三个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