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0章 挑拨离间(第1/2页)  重回狂野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你们看,这个兜口的拉链,没有固定在兜牙上,而是后上的。

    这不仅仅是多一道工序的问题,同时还多出很多没必要的操作。

    你看,她有的把整个布片翻过来,还得把兜牙翻过来,而且很抠手,骑的线不标准,这样拉链非常容易上偏,造成不必要的返修。

    所以耽误的不仅仅是一个上拉链的时间,其后续耽误的时间更多。

    这是以前的工作方法,必须改掉这个习惯。不好的习惯就是毛病,就是弊病。”

    这是最典型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授课方法,众人听的如醉如痴,受益匪浅。

    关招娣刚刚来上班,所以对杨可不了解,但是金永春和韩志国却越来越觉得杨可不可思议。

    在一起的三个月时间,只听他说过开过服装店,没听过他还会这些。

    至此,二人又明白了一个道理。韩志国感叹道:“杨哥,你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用瓢舀啊’。”

    经过一上午的梳理,4班的工作基本流畅,只是刚开始,速度还没有上来。

    几人回到办公室,常春花也跟进来,说是有些担心,毕竟一上午光顾着忙活捋顺了,没有产量,以这速度别说超出20了,就是与各个班组持平都很难。

    王霞则是一如既往地相信杨可,道:“小常,我的小师爷有很多法子,你就瞧好吧。”

    杨可非常自信,道:“等她们完全熟悉了,速度那不是一般的快。放心吧常姐,我除了打架爱脑子发热不计后果,做其他事都是深思熟虑的。”

    常春花走后,杨可安排韩志国三人工作:

    韩志国打净版,必须多打几套,不能耽误四个班组的生产。

    金永春去技术科,复制一套毛板,作为衡量裁剪好的布片的标准。这样从第一道环节就堵住了裁剪的不合格产品,避免浪费机台工的工时。

    关招娣按照工艺要求,仔细核对二人打的板。

    杨可这样安排,就是让三人养成习惯,配合默契,为将来三人成为一个组合单挑大梁打基础。

    三人非常开心、兴奋,终于有工作可干了。

    ……

    晚上下班的时候,15个班组都完成了生产任务:每班80件。

    一车间4班的产量少的可怜,只有23件。

    工人们都挤在公告栏前看产量报表,尤其是一车间的1、2、3班的工人都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非常高兴。

    “咋样,听我的没错吧,你要是到4班,不就玩完蛋了吗。”

    “是啊,当时我也不知道咋想的,非要去4班,要不是你拦着我可惨了,谢谢你啊。”

    有人担心地道:“这回4班完蛋了,肯定没有奖金了。”

    “何止奖金啊,23件,就这产量,工资都没啦。”

    还有幸灾乐祸的:“该,活该,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非要革什么新。该!”

    在当时,骨子里的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思想还是占主流,年龄越大,这种思想越顽固。所以,对改革开放出现的很多新鲜事物都不愿意接受。

    而且从心里有一种恐惧,起源就是那个非同一般的十年,使得人神经处于高度紧张中,如同兔子一样,宁可吃窝边败草,也不出去吃新鲜草,生怕又来什么运动,把自己打压下去。

    同时又渴望能多赚点钱,改善生活,工人们正是怀着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看待革新的。

    ……

    刘婧不仅仅是非常开心,而且幸灾乐祸。

    呵呵,杨可,我让你跟我对着干,搞砸了吧。这回不用我收拾你,自有人会收拾你。我看你以后还咋趾高气扬。

    随后一想,不行,我得再加把火,把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