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章 不算占小便宜(第1/2页)  重回狂野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谢谢谢谢。”

    冯丽放下电话,笑道:“你呀,人小鬼大,这回放心吧,没人敢把你怎么样了。”

    杨可抬手摸了一下头,道:“我可不小,1米78呢。”

    其实,这是工厂内部的人事问题,与省服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李炳焱确实点名让杨可负责这两件样品的加工,所以她必须支持杨可。

    否则丢了这个港商,科长秦红梅还不撕了她呀。所以即便杨可不求她,她过后也会给陈厂长打电话,嘱咐一番的。

    而杨可也已算准冯丽必会给厂长打电话叮嘱好好打样品的,但是还是在自己面前打更好,这样自己也就踏实了。

    说话间,冯丽又拿出一个更大的布袋,杨可把两个包裹都放进去,系好袋口,与冯丽告辞,出来。

    本来杨可计划去滨城医学院看大妹杨兰,顺便给她200元钱。毕竟在外求学,到处都用钱的。

    但是这么一耽误,钱又都交了住院费,所以也就无法成行了。

    想给妹妹打电话,随即打消念头。好在以后可以常来滨城,有的是时间去看望妹妹。

    正午太阳很是毒辣,杨可又穿着长袖汗衫,拎着一个大大的包裹,热的汗流浃背。

    为了赶时间,杨可一直没吃饭,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

    但他还是先到站前,下午有三班车分别是:2点10分,3点40分,5点20分。

    最后一趟车到襄平站,已经过零点了,这样就多一天补助,而且多一个夜补。

    如此算来杨可这次出差就是三天两夜。

    虽然有钻空子的嫌疑,但杨可告诉自己,这可不算占便宜,因为这是出差制度的明文规定。

    而且自己从昨晚到现在一直没睡觉,可谓是饥困交迫。人不是铁打的,规定的夜补就是出于这个考虑。

    杨可给了自己充分的理由,于是决定买5点20分发车的票。

    滨城是东北最南端的城市,三面环海,所以从滨城发车都是始发车。但因为是夏天,旅客相对较多,所以依旧没有座,只好再站七个多小时才能到家了。

    累呀累,不是一般的累,我容易吗我。杨可又多了一个买最后一班车票的理由。

    杨可自认不占小便宜的人,也不是小气的人,否则他也不会给沈小玉交住院费。

    当时的情况只要他说明与沈小玉不认识,完全可以不交费的。而且医院也不会不抢救沈小玉。救死扶伤是医院的天职,何况是一名孕妇。

    但他并没有多想,毅然而然地交了,现在想来应该是出于善良的本能吧。

    所以,杨可认为该赚的钱还是要赚的。

    上一世,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逐步加快,很多人赚到了大钱,于是有人眼红了,都想一夜暴富。

    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普遍的错误心理:小钱不希的挣。

    不希的=不屑、不想。

    结果呢,就是没有基础,大钱根本赚不着。

    这种现象在东北尤为严重,因为东北人豪爽啊,大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怎么能瞧得起小钱。

    而且还非常好客,最后只好自己埋汰自己:“穷大方”了。

    埋汰=贬低、嘲笑、侮辱、肮脏、龌龊。

    这种现象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还是有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变得更加务实,脚踏实地的工作、拼搏,才有了今天的富庶。

    而南方人则不同,哪怕一厘钱都要赚的,最终慢慢发展壮大,所谓积少成多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流传着一句话:南方人比北方人会做买卖。

    其实,造成这种差异是和接受新鲜事物的快慢分不开的。当时属于闭塞状态,北方人得到新鲜信息总是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