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 一首诗(第1/2页)  重回狂野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句话可谓是羡慕加嫉妒,外加挑拨离间。

    王霞心中别提多高兴了,这小子可是自己的手下,自己脸上有光啊。

    看了一眼技术科长,道:“这说明杨可有本事呗,而且他那么做肯定有道理的。”

    陈厂长实在憋不住了,问道:“王主任,到底咋回事?”

    王霞兴奋地道:“陈厂长,这小子可是我们厂的宝啊。他太早熟,老厉害了,一点都不像二十多岁的人。办事周到不说,知识面非常广,而且很有心计。”

    “仔细讲讲。”

    于是王霞从杨可冒充港商给旅馆打电话开始,一直讲到包常胜请吃饭。

    众人都不信,以为王霞夸大其辞。

    王霞道:“如果不看他年龄,单凭他的言辞,嘿嘿,至少也得是副厂长级别的。你们要是不信,等他回来一问便知。”

    “刚才港商说生产方法是咋回事?”生产厂长问道。

    “他两人写写画画研究了好久,而且杨可胆子特大,竟敢很港商争吵。遗憾的是我没听明白。”

    技术厂长道:“胆子不大也不敢暴打李副厂长的儿子。”

    陈厂长呵呵一笑,道:“这性格我喜欢,要是当兵的话,一定是一名好兵。”

    陈厂长是退伍兵出身,在部队时是连长。

    ……

    晚上当然是盛京一服的领导请客了。

    包常胜向厂长介绍杨可时,特地加了一句:“港商能来我们工厂,多亏小杨帮忙说话。”

    厂长自然对杨可高看一眼。

    杨可彬彬有礼,不卑不亢。

    在这里他话就不多了,更多的是听,从中寻找机会。

    一夜无话,第二天参观工厂,令杨可大开眼界。

    首先是工厂规模比襄平二服大,其次是缝纫机已经有一部分是高速的。而自己所在工厂的缝纫机还都是中速的。

    当天回来,李炳焱并没有再到工厂,而是去了襄平纺织厂。

    杨可向陈厂长汇报完后,陈厂长与杨可进行了一次长谈。

    越听越心惊,小小年纪竟然懂得这么多,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由于杨可年龄才22岁,陈志认为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成份还是大一些,如果经过一番历练后,应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才。

    就像军人,必须经过刻苦训练,才能成为优秀的士兵,进而成为优秀的指挥员、乃至将军。

    想到此处,心中大为开心,但面色依旧是比较严肃。

    杨可通过与厂长的谈话,已经感觉到厂长爱才之心极为迫切,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

    陈志鼓励一番后,把自行车钥匙递给杨可,杨可骑着自行车开开心心地回家。

    ……

    转眼一个月过去,92名新入厂的工人全部转正。

    与杨可一同入厂的11名男生也都各凭关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唯有杨可依旧待在整理车间剪线头。

    服装厂的流程大至是:供销—技术—生产,然后再回到供销科,按计划出厂。

    那么男职工最好的工作就是司机、销售员。

    可以出差,晚来早退也会是常有的事,完全可以以购买材料为借口。平时没事可以喝喝茶,看看报纸。

    其次是技术员。

    技术员的分工比较明确,以主管单子的技术员为主,下面分配一个写工艺的,再有一个负责打净版的。

    所以只有一个单子投产的初期才会忙一些,其他时间就相对轻松了,当然也可以看看报纸,喝喝茶了。

    还可以挨个车间溜达,美其名曰检查技术质量。

    再其次是保全(机修工)。

    没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