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执行力(七)(第1/2页)  铁血青春之新兵日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送走了考核组,我们畅舒了口气。终于应付完了“差事”,再恢复我们以往的状态吧。

    我们的成绩就像人家说的,从表面上的感觉看到了平日里的业余文化生活。就是没有搞过。

    并不是从生疏的配合表演出现的失误中看出。而是从全部的表现信息里得出的结论。

    术业有专攻。人家搞这个的,我们岂能瞒得了!

    但总是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吧。在指导员的保证下,我们也算是混过关了。

    “从这次的表演中,我们要知道,平日不烧香,急了抱佛脚是不行的!所以啊,我们以后训练工作再忙,也要经常搞些文艺工作来活跃我们的生活!也要不定时的与地方上沟通交流!从根本上重视起来政治教育工作。”指导员算是明白了,他已经不是队长了,政治工作和基层业余文化等事才是他后期所要关心的。

    特别是以前被奉行的带兵方式,有很多已经成了影响他进步的“绊脚石”。但是要彻底的改变这些已经“根深蒂固”的恶习,只有严格的处罚制度和强大的政治教育宣传了。

    有时候他一定会觉得自己所讲的,就像在打自己的耳光。特别是对老兵们。

    但是工作不一样了。军事训练搞得再好,最多你是协助队长工作好。成绩还是人家队长的。自己的四大教育等方面的教材,备课等等东西,还只是在初步整理中。况且,还在依赖我这个新兵蛋子。

    指导员深深的感到压力的与日俱增。看看九四年兵们的痞子模样,看看九五年兵的放荡不羁,真有点头疼欲裂吧!

    “韩诚。你的信。”下哨回来路过队部,通讯员叫住我递给我一封信。

    一看信封,我顿时激动起来。是老家堂妹寄来的一封信。

    我在之前着急了解家里的情况,差不多每个经常通信的人都寄了一封信来打听,但是收到的回信却很少。妹妹写封信解决了我长久以来的折磨。

    家里安然无恙。黄河水是很大,汛期的黄河水一直都是这样的。我们村的堤坝在全县里是最好的那一段。黄河水下来,泥沙黄土看着像泥石流一样,一泻千里直奔东方。应该是在温县武陟那里有些“溢出来”了。因为那里的的堤坝几乎没有。黄河在那里拐了个大弯,沿河没有农户或者是只有些散户在那里种地。那里地势自然高,河床底,不像在我们县境内,站在我们五公里外的二道坝的制高点,黄河是条“悬”在天上的河流。而堤坝却看着像在河水下。

    信中说让我放心,一个月前她刚从老家去拿东西回学校,老家一切安好。

    我这次真的放心了。心情也为之好多了。见了老兵主动的问好,喜形于色。后来干脆我去买了包蝴蝶泉,见了战友们就敬支,并感谢他们以前的关心,告诉大家,没有事了,家乡安好!

    大家也都替我高兴。“说吉人自有天相”等话来祝贺我。

    我跑到了队部,给指导员说了声。感谢指导员原来还替我问过我们武装部,安慰我替我分忧。

    忙完了这些感谢的“工作”,我的心里似乎安稳许多。顿时觉得一切都很好了。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就连最讨厌的老兵们的傲慢也觉得是一种可爱了。

    比武班确定了。两个班十四个人。由队长指导员亲自抓。

    高峰,潘东,余超,徐杰,庞海军,张勇,唐彪,杨立军,孟庆宇,李升等。把原来一班二班规划给比武班。作息时间和我们不同步。有队长主抓军事训练,主要是五公里越野,四百米障碍,一百五十米单兵战术,射击,投弹等科目。主要就是三大硬科目。

    对比武班比较痛苦的是,有的擅长这个,有的擅长那个。但是比武时还有团体成绩呢。

    我们中队在这方面估计不行。比如徐杰,射击成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