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三章 会长安排妥 再去见海涛(第1/2页)  第三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卫的办公室,应该叫“打印间”更合适:复印机、复印纸一大堆。而他,就坐在其中的一张最靠近门的桌子旁边,显得不像是这么大公司的总助,更像一个门卫签到处的工作人员。

    起初,我拿着一袋资料,很讨好地和卫碰着眼神,试图交换善意,可是似乎总不能得到回应。也许,我的外形,真的太儿科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说过了,我必须改善外表,穿衣打扮、化妆之类的。

    每次我也都“嗯嗯嗯”地点头,然后就是不做。传说中的:“没有丑女,只有懒女”,后者说的就是我。

    等到我终于有机会插上话,把资料递过去的时候,他的表情就立即有所改变,可能上面画的那些他完全看不懂的东东,让他有些困惑吧,又不想露窃,要面子,是新疆人的通病。

    台湾人会说,这叫“技术营销”。

    我对自己最有信心的,就是这些知识,肯定一套一套的讲得出来。而这些,都是被认为在新疆这里做生意,最少提到的,甚至不太需要的。

    指着彩页,侃侃而谈,终于让卫对我的善意信号,有了相对应的回应,眼神也变得笑眯眯的了。

    这种笑意,一直维持到晚上,变得相当灿烂了。

    当我们三个坐在其尼瓦克宾馆后面的当年伯爵夫人住的英式旧领事馆——现今的汉餐厅的门外,开始享用钱总招待宴的时候,三个人都已笑成兄弟了。

    巴楚的野蘑菇,一盘就值00多元!不识货的我们,居然没有吃完。地里现摘的菜,都让人停不下筷子。这些天肉吃的太多,这些素菜,由胖胖的老板亲自点的,非常可口。再加上啤酒一瓶瓶在眼前变空,葡萄架上的叶子也美美地探进了我们的桌面上,抢菜来了。

    前方,过百岁的古榆树,大有和南方一棵古榕树“独木就成林”的架势一拼的感觉。下面的游客一群,说着天津话、北京话,相当有意思。

    菜尽酒酣,卫变成了“卫哥”,大家拍着胸脯,对着未来许着“兄弟”般的承诺:“只要我能做的到的,尽管找我!”

    我也得有所表示:“回头,给你整一台本本,华硕的!”

    然后,怕自己忘了这个诺言,偷偷记在手机上的“记事本”里。

    次日,卫说了,我们的资料,他已经交给了负责人手里,下一次楼盘一下来,优先考虑我们的产品。

    时间有限,我必须再去访一下顾海涛,他调来喀什工作了,我每次必去见的。

    “你又来了!神出鬼没啊!走,一起去吃午饭去!”

    快去到吃饭的地方时,出租车,在某一段路上,海涛接的电话,两度掉线了。我就开始帮他分析:“你只能听到对方的,而对方听不到你的,证明是‘上行输出受阻’。”

    海涛又是感叹:“专业啊!”

    “我们培训过,呵呵,要考试的。”

    海涛拉我去了一个什么“玖褒”,汤汤菜菜,灯光美美地吃了一餐。

    看到我去喀什的节奏这般“神出鬼没”,海涛也渐渐习惯了我的“突袭”。

    回到其尼瓦克,同样是那棵大榆树,同样是巴楚的天价野蘑菇,钟胜强钟总视“机票为出租车票”的作法,令他仅一夜从和田杀回乌市,又飞来了喀什,当他听说这边的楼就要收工的时候,知道自己的机会不能错失。

    除了钟总,这次为野蘑菇买单的,是上次来喀什没有见到真身的雪糕厂的牛利生牛总。常年在阳光下奔波,太阳给了他一脸健康古铜色的皮肤,笑起来,牙白白的,特别亲善。

    识货了之后,这盘蘑菇再也没有剩下,被吃了个精光。

    纯粹作陪,看着他们吃,我就一个劲儿地发手机短信,好打发这种看人家吃饭的奇怪感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