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运筹帷幄(第1/2页)  大明涅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来人却是参将何可纲,席铭赶忙上前行礼:“何参将,您怎么来了。”

    何可纲道:“不必多礼,今ri你在校军场捋了孙督师的虎须,胆子可不啊。所以特地来看看你。”

    席铭听何可纲语气中透着亲切,心中一热道:“属下也是一时心急,刚才还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合适呢。”

    何可纲突然脸s一肃道:“如果认为军队会陷入灾难,当然要挺身而出,力劝主帅,这也是我今ri来看你之原因。”

    席铭听着有些疑惑,他知道何可纲一直对他存有偏见,难道今ri自己鲁莽的表现反而改变了他的看法?

    却听何可纲接着道:“从你进入关宁铁骑之后,就跟吴三桂父子走的很近,这还罢了。似乎还跟监军太监高起潜沆瀣一气,你要知道,世间向有传言袁督师之死跟监军太监密奏万岁有关。因此关宁将领对监军太监向来敬而远之,当然除去吴三桂父子以外。大家看到高起潜屡次庇佑提拔你,自然认为你走了他的门路,也难怪我们会对你有所猜忌了。”

    席铭心中暗想:自己所料不错,果然是因为高起潜的缘故,很多将领对己不冷不热,赶忙解释道:“何参将,我并非有意走高监军的门路,可以这么说,我从来没有单独拜会过监军大人,更谈不上有什么私底下的交情了。”

    何可纲一摆手道:“你不必解释,从这几个月的观察来看。你带兵善于动脑,非常勤勉。这是关宁将领中少有的优秀素质。另外从你今ri犯颜直谏看,并不是一个惯常拍上司马屁之人。为了一件认准的事,连自己的最高领都敢顶撞,这不是一个阿谀油滑之人会做的事。由此我对你的印象完全改观。”

    这时,席铭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参将大人过奖了,属下不过是有什么说什么,您认为我今ri的提议如何?”

    何可纲沉思半晌道:“你所虑之事很有必要,可是有点象诸葛算卦,你怎么会知道事情的演变完全象你所说那样。比如皇太极会改变以往的攻城打法,改为长期围城,再如我们派出大军援救之时,为何一定会败?这些都没有明确的理由支撑。”

    席铭心想:这些都是历史演变的结果啊,而何参将就要在这场战役中遭遇大难。可是他又没有办法把这些事情说出来。

    沉默片刻,席铭道:“何将军,我想请教一个问题。”

    何可纲道:“请讲。”

    席铭道:“如果今ri陈述之事全都会成为现实,而您将在这场战役中为国捐躯,您会怎么办?”

    何可纲道:“你还是没有明白,战场上的情势千变万化。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象诸葛亮那样能够在战斗前把一切过程算计清楚的,那是说。至于后面那个问题,即便知道此战必死,我还是会慷慨赴死,所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是军人最大的荣耀。”

    席铭长叹一身,看着这个愿意为国赴死的将军,已说不出话来。

    何可纲道:“目前的大明王朝英才不少,可大都油滑事故,不堪大用。你的品质和才能出类拔萃,将来成就不可限量。伙子,莫要心灰意冷。即便孙督师不能用你,将来也必会有赏识你之人。”

    大凌河城位于锦州之北,乃是沟通辽东与中原的交通要道。如果大凌河城能够修筑成功,锦州就多了一道坚固的屏障。

    由于此地非常紧要,当年袁崇焕督师也曾两次派军修筑,两次都被后金军拆毁。可以说这里已经是明金两家必争的要地。

    此次孙承宗制定新的平辽方略,第一步也是选定修筑大凌河城。

    崇祯四年七月二十七ri,祖大寿、何可纲率领祖可法、张存仁、祖泽润、刘天禄等一干将领,点齐一万五千人马与两万民夫,向大凌河城开拔。

    抵达大凌河城后,祖大寿立即分派民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