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初入铁骑(第1/2页)  大明涅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关宁铁骑最初源自辽东总兵李成梁的辽东铁骑,说起这位李成梁可谓功过是非褒贬不一。他担任辽东总兵之时,起初把蒙古人打的服服帖帖,后又采用扶弱打强的策略,利用族群矛盾分化女真部落,几十年时间,辽东地面太平无事。然而又是由于他的纵容包庇、养虎为患,哈赤在辽东慢慢坐大,由疥癣之痒发展为心腹之患。到了万历四十六年的“萨尔浒之战”,明朝在关外对后金军队已处于完全劣势。

    孙承宗和袁崇焕接手辽东防务后,力主“以辽人守辽土”。其理由是南方将士不如辽人彪悍,且大老远跑到关外打仗,守卫并不属于自己的故土,难免有避战之心。因此,孙承宗与袁崇焕在归附的十余万辽民中jig选身体强壮者,组成jig锐骑兵部队,就是被称为关宁铁骑的部队。其军兵体格强健、风格彪悍,且与后金有着刻骨仇恨,打起仗来又狠又不要命。此外孙、袁二人还采用利益刺激之法,不但关宁铁骑军兵的军饷高出其他部队,还有划分土地的政策;即哪只部队打下的地,可以自行分配,反正这些土地原来就没有主人,抢过来就是你的。这些政策极大激励了关宁铁骑的士气,士兵作战时极为勇猛,成为了一支能与后金骑兵抗衡的铁军。

    关宁铁骑的组成与普通明军有很大不同,这支部队由骑兵、步兵、火器部队混编而成。所谓火器部队在明朝叫做神机营,主要武器包括红夷大炮,炮(佛郎机),火铳(三眼铳),鸟枪,火箭等。拥有如此厉害的军事装备,这支部队的成本可见非常之高,因此规模也不可能很大。袁崇焕死后,关宁铁骑基本固定在三万人左右,其中祖大寿统领一万人,吴襄和吴三桂父子统领一万人,其余一万人由宋伟统领。

    席铭所在的关宁铁骑第三营,又叫“虎贲营”,隶属祖大寿旗下,由参将何可纲统领。“虎贲营”乃是关宁军的一个作战单位,人数大约三千人。包括一千骑兵、一千步兵和一千神机营军兵,席铭隶属其中的骑兵部队。

    此时已是夏初时分,辽东地面除了中午略感燥热之外,其余时分气温舒适,凉爽宜人。席铭来到虎贲营已一月有余,慢慢适应了这里高强度的训练生活。由于关宁铁骑是多支部队组成的混合作战团体,其a练频度和强度远远高于其它明军部队。每ri早中晚三次a练,各种训练科目排的满满当当。

    每天训练结束后,大多数关宁铁骑军兵都累的倒在床上不肯起来,少数jig力旺盛的则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消磨时间。席铭每ri也略感身体疲累,但稍事休息后便恢复如常,旺盛的体力无法宣泄,有时他会自行加练骑术、箭术,有时便翻开薛老师留下的两本兵书,将其中的骑兵战法与目前军队战法相印证,思考更好的联合作战战术。

    席铭在与蒙古将军阔合台的箭法比试中一战成名,在千军万马之前被无数人呼喊“箭神”的称号,这让他在明军中成为一个名人,关宁铁骑军兵大都认得这位箭法如神的少年士兵,至于那位在关键时刻相助于他的参将何可纲,席铭却始终没有机会见面。何可纲是宁远高级将领,平ri里几乎都在督师府参与高级战略谋划。席铭对他很有亲近之感,期望能亲自向他表达感激之情,然而目前席铭是一名普通士兵,想要见到宁远高级将领可是难上加难。

    然而,有一位高级将领却经常见面,便是吴三桂。吴三桂年纪虽轻,但背景极深。当年袁崇焕率军拱卫京师,奉旨孤身进入京城,身边带的就是祖大寿和吴三桂两名亲信。袁督师被害后,这两年他已逐渐成长为关宁军的重要领袖。

    席铭来关宁铁骑报道的第一天,吴三桂就前来探访,准备大张宴席为他接风,席铭初来乍到,认为此举过于张扬,婉言谢绝了。其后,吴三桂又多次来访,并有礼物相赠,关宁铁骑领袖之一对席铭如此看重,那些守备、千户对席铭更是不敢怠慢,关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