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0章 生意开张(第1/2页)  锦绣钱程1982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要说这人缘广了就是好办事儿。

    第二天,宋月莲直接跟着王老师去学校把那间小门店给接下来了。

    门店的位置好得很,就守在学校门口,中午那股盖浇饭的香味儿一出来,满校师生都坐不住了,到了中午全都拿着饭盒挤到店门口排队。

    三百多份盖浇饭转眼就没了。

    这下大家可算是见识到学校附近的消费能力了,只要东西做得好吃有特色,那根本就不发愁卖啊。

    宁锦绣从一开始就端正了思想,就卖盖浇饭,而且就卖红烧肉和黄焖鸡这两样,至于那些素菜盖浇什么的,咱们这个小店根本就不碰,留着让巷子里那些饭馆卖去。

    小饭店的老板们暗地里都说这家老板做生意仁义厚道,占着最好的地理位置也不把生意给做绝,知道给别人留后路。

    实际上是宁锦绣早有打算,作为一家小饭馆,经常的种类越多,人就越累,利润倒是未必能提高多少。

    倒是不如就专心做这两样儿,把味道一再提炼,做到最好最精,最符合大众口味,做成属于自己的店铺特色,常年累月,名声打出去了,这生意无论是谁也抢不走。

    如此以来,不但不与别的小饭馆形成竞争,安昌河每次去幼儿园送菜,余下卖不出去的就以极便宜的价格卖给他们,卖青菜的利润不低,但是损耗挺大,有了这些小饭馆替他吸收那些剩菜,安昌河的青菜销售就做到了零损耗,同时也在这些饭馆老板之间赢得了极好的人缘。

    时至今日,真如当初宁锦绣所预言的那样,一家人全在城里站住脚跟了。

    每天宋月莲负责把两种口味的肉菜给各焖出一大锅来,宁锦绣提醒她两种菜的做法一样,但是口感上要突出点差异,象是黄焖鸡要突出它的酱香味儿,鸡肉得腌透,酱味得放足。

    红烧肉里面要放上足量的黄冰糖,一来口感好,二来颜色也鲜亮,口味上有了变化,顾客们就吃不腻,隔三差五的换换口味,也觉得香得不得了。

    许春琴就专管淘米蒸饭,水放多少,米放多少都掌握好了比例,做的米饭越来越松软可口,到了饭点儿,一个往外盛饭卖,一个专管收钱。米饭随便加,米汤随便喝。

    菜的口味一再提升,两位老板娘的服务态度又和气,小店里的回头客那是一拔一拔又一拔的,吸引得附近的居民能多跑二里路特地来吃她们家这一口盖浇饭的。

    姐妹二人配合默契,小生意做得一天比一天红火,那小腰包也是一天比一天鼓。

    星期天学生们放假了,宁锦绣就鼓动着她们姐两个也把店门给关上,出去跑一跑,玩一玩,逛逛商场什么的。

    现如今一家人都算是在城里扎下根了,这小日子也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许春琴的精神恢复得极好,人也胖了不少。

    宁锦绣拉着妈妈的手,专逛最高档的时装专柜,碰到款式又好质量又好的衣服就给妈妈买。

    许春琴向来最舍不得花钱了,直说自己的衣服够穿,真的不用买那么多。

    宁锦绣不依:“妈,你现在可是我们小饭店的老板娘呢,你的形象就代表着我们饭店的档次,你穿得随便了,人家肯定以为咱们的饭菜做的也随便,所以,你必须得在意自己的形象。”

    不等许春琴答话,宁锦绣就把一件真丝衬衫和一条百褶裙往营业员手里一递:“同志,这两件我都要了,麻烦给包好。”

    上衣是桑蚕丝的,裙子是柞蚕丝的,两件衣服加起来少说也得一百多块呢,许春琴直拦她:“绣儿,妈在饭店里面整天忙,真穿不了这么好的衣服,同志你把这几件衣服给换了,换成小姑娘能穿的,让我闺女穿。”

    宋月莲可就笑了:“怪不得人家都说闺女是当妈的小棉袄,看这娘两个亲的,买个衣服都得来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