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五章:机关算尽太聪明(第1/2页)  唐朝小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地方上的事最是复杂,看上去很多没有关联的人和事,一团乱麻一般,可是这线头,却总是牵连着许多人,官府与豪民就是线的两头,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宜阳县召集了豪强之后,用不了几天,乡间便出现了许多人在各处田庄招募人手了。

    但凡是肯去应征的,每月折钱三贯。

    那武三思透露出来的数字是十贯,到了使君那儿,就成了六贯,而如今,只剩下三贯了。

    不过……这是稀松平常的事,已经有人打听了,临县更狠,只有两贯,宜阳县的使```君和豪民堪称良心,浑身上下,都流着道德的血液。

    只是这三贯,却也足以让所有的青壮眼红了。

    耕地几乎是不值钱的,尤其是神策府在弘农郡开始刻意的压低粮价,在其他的州府,影响倒是不大,大家该种粮的还种粮,毕竟弘农的粮再便宜,可是这个时代运输条件也是有限,你当真跑去那儿买了低价粮,用这么多车马和骡子翻山越岭的运到本地,沿途还要经过重重的关卡,还要雇佣伙计和车夫、马夫,这一路辛苦下来,可能连蝇头小利也没有。

    不过其他州府难以享受到神策府压低粮价的政策,并不代表河南府内的诸县不成。

    这些年来,不少农人倒也够苦的,弘农郡的百姓倒还好说,人家虽然在粮价方面遭遇了损失,不过为了鼓励大家耕地,神策府提供了农具和牛马,不只是如此,还允许他们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如此一来,这边损失了一些,那边却又补贴了不少。非但日子不艰困,反而比从前还好了不少。因此在弘农,那些农人百姓,几乎是对神策府交口称赞,可是其他地方不同啊,其他地方,是享受不到任何的益处的,可是他们却又要承担粮价下跌的害处。

    眼下,若不是实在寻不到什么出路,谁还想种粮?

    而现在去修河。三贯钱,别看是层层克扣下来的,可是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有致命的吸引力,河南府受到神策府地影响,粮价一直徘徊在五钱一斤上下,而三千钱,就是六百斤的粮,这可是一笔大数目,足够一家老小生活无忧了。

    于是乎。应募者可谓是不计其数。

    …………………………………………………………………………………………………………………………………………………………………………………………………………………………………………………………………………………………………………

    十万的民夫,此次征集起来尤其之快。

    短短半月不到,一沓沓的花名册就已经落在武三思手里了。

    武三思决心去神策府一趟,那神策府韦后去过。韦弘敏也去过,去过的人,都不免惊叹,又不禁心生警惕。因为无论是韦后还是韦弘敏,往往都能从许多细微处,发现出诸多的不同。

    可是在武三思眼里。这神策府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热闹,武三思喜欢这种热闹,看到街面上熙熙攘攘,他竟是感觉到很享受。

    想当初,韦后可是答应过,只要秦少游倒了,这神策府,就归他武三思节制的。所以进了神策城,武三思就宛如看到了一座金山银山,这……实实在在的是一出宝藏啊,大街上的人穿着也很体面。沿途都是门面,到处都是蟠旗,一个个迎风舒展开,上头写着茶、书、酒、杂之类的字样。

    大街很宽阔,都是青石铺就的路面,有些点颠簸,却比洛阳的路面似乎好一些。

    待到了神策府,武三思是个讲排场的人,早早就命人来通报,递了名帖,所以这个时候,王琚就在此代秦少游迎接这位府尹了。

    王琚神色不变,他这几日消瘦了许多,洛阳城有什么举动,他怎会不知,毕竟那上官辰可不是吃白饭的。

    武三思这是要做什么?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