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最强谋士(第1/2页)  曹大当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豫州颍川郡阳翟县,大怀乡云树里,有一间茅草屋特立独行,依山傍水而建,作离群索居状。

    “公子,家主已经下了死命令,必须将您给请回去。”一名小厮打扮的年轻人,拱手而立,目光十分恭敬的看向,那穿着深蓝色直裾的青年。

    “是吗?你将老头子的原话,一字不落的复述一遍。”青年提着一小坛酒,手指摩挲着坛口。

    小厮想必深知自家公子脾气古怪,也顾不上行为是否会冒犯家主,开始模仿起家主说话:“小五,你去告诉那个逆子,如果再跟乡野鄙夫为伍,永远也别想回我郭家。”

    青年大饮一口酒道:“郭小五,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模仿家主,莫非是不把我郭嘉放在眼里。”

    郭小五闻言冷汗直流,赶忙跪在地上:“不是我要模仿家主的,是”

    “哈哈哈,郭小五你胆子也忒小。”郭嘉提着酒坛走出门外,将酒坛放在一堆酒坛之上:“我郭奉孝已饮了四百七十八坛酒,何时才能遇到明主。”

    “公子,那你到底回不回去?”郭小五的声音中带着哭腔。

    “不回,此间逍遥!”郭嘉往腰间悬一毛笔,嘴中哼着自编的曲词,消失在羊肠小路的尽头。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琅琊郡,阳都县城,一辆马车匆匆的驶出城门,车中有三人,大的约有二十岁,小的只有十岁。

    十岁孩童开口问道:“大兄,我们为什么要离开阳都?”

    青年看向一名约有十三岁的少年:“小亮,你告诉弟弟,我们为什么要离开。”

    被唤作小亮的少年,放下手中的书简,用手揉了揉孩童的头,忧心忡忡地说道:“因为徐州要打仗了,我们要去避祸。”

    青年目露赞许之意:“小亮,你是怎么知道徐州要打仗的。”

    “其一、昨天来了一支军队驻扎在阳都城中,其二、城门只许出不许进,其三、市面上的粮价疯涨,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徐州将有兵戈之祸,而且来犯之人还很强大。”诸葛亮分析的头头是道。

    “小亮,你说的没错,徐州确实要打仗了。我有一位好友在县令府当功曹,他告诉我,陶安东帐下的都尉张闿,眼红曹家的财物,谋财害命不成,反而被曹家五公子用计所杀,张闿这般行径惹恼了曹公,所以兖州迟早会出兵攻打徐州。”诸葛瑾长叹一口气,他实在不愿看到家乡遭到兵戈之祸,可在这乱世中,他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

    “原来是曹操,我说城中的士兵怎么士气低落。”诸葛亮眉清目秀的脸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唉,那张闿也是一混人,无端给徐州带来一场兵祸。”诸葛瑾叹息道。

    诸葛亮沉吟道:“大兄,即使没有这件事,曹操也会攻打徐州。”

    “小亮,何出此言。”诸葛瑾诧异的看着少年早慧的弟弟。

    “徐州乃是战略要地,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徐州虽然是四战之地,但是彭城、徐州城、小沛互为掎角之势,易守难攻。战略家之所以会争夺徐州,其一、是地理位置,地处南北方交界,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不管北上幽燕、西进中原、南下荆襄都十分便利。

    其二、是经济与人口,陶安东采取偏安政策,没有加入中原诸侯大混战中。所以徐州算得上是乱世中的净土,用陶安东的原话说,“徐州户口百万”,这在白骨遍于野,千里无鸡鸣的乱世中,简直就是一座大粮仓。

    其三、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乃是精兵之地,如果能够占领徐州,可以得到一支强悍的军队,在乱世中有一支强兵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说了吧。”

    诸葛瑾想起叔父诸葛玄所说的话:“你们兄弟三人,长者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