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不一样的异乡人(第1/2页)  我的三分之二人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节,不一样的异乡人

    我看着瘦瘦的儿子逸飞,很是心疼,忘记了自己也是旅途劳顿刚下车,放下旅行箱就要出去买吃的东西。逸飞劝我:“妈,算了,你也挺累的了,烧点水,煮个方便面对付一顿得了!晚上我回来随便带点啥咱俩吃。你明天再出去买东西吧!妈,你想吃啥?”。我想了想,说道:“我想吃饺子,有卖的么?”,逸飞笑了:“还真有!前几天这条路上新搬来一个大篷车,就地搭了一个塑料大棚。晚上专门卖饺子,早上就撤摊儿了,因为城管看到了抓他们!”。哦,还有这样的操作,脑袋瓜儿够灵活的呀!娘俩聊了几句,都躺下休息,我是累了,逸飞是困了。睡醒了一觉,逸飞起来洗了脸换了衣服,精神头儿十足的跑出去见客户去了。我又睡了大约一个时左右,看看时间,有点儿饿了。没等逸飞回来,我也出去转了转,想看看那个午夜的食堂在哪儿开着?

    转过两条街,果然,眼前出现了那个标新立异的北漂儿的福音,午夜食堂!执业的是一对看起来极为憨厚的夫妻,都扎着围裙,女的在忙着煮饺子,男的在忙着端饺子上桌儿。来这里吃饭的人,都是闻讯而来的还有路过的漂儿们,下班儿的晚归的人们,也有极少数几个附近的独身住户。大部分都是远离了家乡,在这个大都市谋生打拼的人……这对夫妻很用心,他们做的饺子个儿大、馅儿香,分量足,十五块钱就能吃饱!那个女人一边煮饺子一边跟我说:“大妹子,你就放心吧!俺们俩也是东北人,俺们自己也吃这个饺子,不会糊弄人的!都是摘干净洗干净的菜,买的菜市场里检验合格的肉。俺家的说了,不为了挣钱干那些缺德的事儿……”。我知道她说的是什么意思,有些商户为了节省原材料的钱,尽买些边角废料的猪肉,菜也不洗干净就包成了饺子,来卖给不知情的群众。

    我看着她笑了,边等着我要的饺子煮熟,边看着她们的生意。塑料大棚里面有煮饺子的大锅,比外面露天要暖和的多,几个农民工正端着大海碗在喝饺子汤。这些地摊儿饺子,无疑满足了这些出体力的劳动者的思乡之情,还有缺油水儿的肠胃。不管你到底是干净还是不干净,是好肉还是边角料,我估计,他们没人会在意这些的。当最基本的温饱,成了眼下渴求的事情的时候,谁还会在意它的来处,是否营养,是否健康呢?果腹而已……但那对夫妻真的是自己也吃这个饺子,看起来是她们这一下午都在忙着包饺子,没顾得上吃饭。煮好了我的那一份儿之后,他们夫妻也吃上了刚刚在我之前煮的饺子,吃的很香甜。我的心,没来由的被安慰了,甚至在寒风里掉了一滴眼泪。我是感恩这对夫妻,她们说的是真话,这个午夜食堂,带给有家归不得的游子们太多的温暖……

    逸飞回来的时候,也买了一份饺子带给我。我说了那对夫妻的事儿,逸飞笑了,眼睛里有什么东西闪过,这个孩子,跟我一样的善良。出门在外的人,一样的不容易,别互相坑害,报个团儿取暖吧!在没找到工作之前的那些天,我们娘儿俩不约而同的天天去买饺子当晚饭。你真心以对,我们无以回报,就去照顾你的生意好了。我到家政公司的时候,老许提前回了乡下,和族人一起过春节去了。王老师私下对我说,是回去看个房子,打算在北京附近,再买一个房子留着出租。哦,炒房!我秒懂了王老师的意思,老许是个机灵的人,赚了钱当然不会捂在口袋里发毛,拿出去钱生钱,才是她的做法儿。第二天,王老师和张老师也撤退了,都回老家去过春节了,公司里留下一个代班的张静。张静也是个保姆,不过她的为人八面玲珑、又是个单身,深得老许的喜爱,所以这个春节被留在公司里代班了。

    见到我回来,张静挺开心:“哎李姐!你回来啦?春节不走了吧?”,我笑了:“张老师了呗?我不走了,有啥活儿给我安排吧!”。张静不好意思的扭着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