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拜访陆专员(第1/3页)  五十年的记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平,宣武门内槽房胡同8号,陆府。

    书房里,一个体态瘦弱,稍稍有些驼背,长脸,尖下额,面黑,罗圈腿,八字脚,大眼睛的矮个子中年男人正坐在藤椅上幽幽的望着窗外,有些失神,他就是陆鹤昉。

    他今年三十五岁,热河省赤峰人,北平中公大学毕业。在南京中央党部工作的时候认识了杨梅的父亲杨伯涛,并建立了友谊。跟杨伯涛的胆小怕事不同,陆鹤昉喜欢在危险中找到自己的快乐,他是个狂热的三民主义信徒,善于钻营,构建自己的关系网络,所以他的事业一直都是顺风顺水。

    两年前来到这里的时候,他已经被委任为北平市党部委员兼北京教育局局长。去年底委员长下野之前,作为蒋的拥趸,那是不会被遗忘的,所以就兼任了稽查专员这一头衔,一时风光无两。作为老资格的国民党特务,他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而对于危险到来的嗅觉也比一般人要更加敏锐。东北事变后,他就格外关注日本人的动静。截止到今年一月份,张学良不听命令率领东北军撤出锦州一线,整个东北三省已经全部丢给了日本人。之后又发生了淞沪之事,陆鹤昉就感觉日本人的步伐越来越快了,距离北平不远的东北,乌云黑压压已漏峥嵘。

    “专员,有杨小姐来访,说是您的故人之女。”秘书进来恭敬的说道。

    陆鹤昉收回了思绪,回头看了一眼秘书,说道:“哦,看来是伯涛兄的女儿来了,快快有请。”

    想起了在南京工作那会儿,因为经常去杨伯涛家蹭饭,所以跟小杨梅的关系非常之好,又要见面了,陆鹤昉想起那个扎着朝天辫的小丫头,不禁莞尔。

    秘书出去,不一会儿就领进了一行四人。

    “陆伯父,好久不见。”

    杨梅进门就笑嘻嘻的扑过来拽住了陆鹤昉的手臂。

    “自南京一别咱们得有五六年没见了,小杨梅长成大姑娘啦。”

    再腹黑的人对有的人也有慈爱的一面:“让我好好看看,嗯,长高了也少,也比以前小的时候更漂亮了。”

    “哪有您说的那么夸张,我还是您的小杨梅。”杨梅显然对陆鹤昉很有感情。

    “你爸爸给我打电话说你过来上学,我算算日子也该差不多了,正想着今天派人去燕大问问,没成想你就过来了。”陆鹤昉难得的露出了笑脸,转头看了一下文华:“这个就是你爸爸给我念叨的青年才俊王文华吧?”

    “我是王文华,陆伯父您好。”王文华规规矩矩行礼。

    “嗯,小伙子长得人高马大很是精神,不怪老杨给我尽力举荐。”

    陆鹤昉饶有兴致的看了看王文华,回头跟秘书叮嘱:“我跟二位贤侄叙叙旧,你带他们二人去厢房歇息吧。顺路去叫大夫人过来,就说小杨梅来了。”

    秘书答应着,收好礼品,给三人倒了茶水,之后带着小福和小勇告辞退了出去。

    三人坐定,陆鹤昉感叹连连:“犹记得在南京时,那个时候你才十一二岁,我一过去你就纠缠着我讲故事。别的小孩子都嫌我丑,就你跟我亲。”

    “那是,再说您每次去我家都美空着手,大包小包的给我买好吃的,我想不跟您亲都不行啊。”

    杨梅故作呆萌态,又惹得陆鹤昉大笑。

    “你们俩这次能考到燕京大学,即便在如今的青年才俊里也属凤毛麟角。”陆鹤昉笑过之后看着二人:“波涛兄跟我相交多年,小杨梅更是我的开心果,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我都会关照你们一二的。”

    “谢谢陆伯父。”两人异口同声。

    “眼下时局维艰,人心不古。你们当以学业为先,其他自有我们父辈为你们操心。周围如有赤党宣传,切不可参与其中,当与他们划清界限,持正自身。”陆鹤昉谆谆教诲道:“你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