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杨专员的心思(第1/2页)  五十年的记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跟文华道别后杨梅一蹦三跳的进了行署,一进门就嚷嚷:“饿死了,饿死了。”

    “这么晚才回来啊小梅,”杨伯涛正在客厅里看一份文件,抬起头来说道:“吴妈,,大小姐回来了,开饭。”厨房里有人应着。杨梅走到杨伯涛身边抱着他的脖子说道:“爸爸我回来啦。”

    “哎哟,你还舍得出来啊,我跟你妈就你这么一个宝贝闺女,从小就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掉了,越发助长了你的嚣张气焰。”杨伯涛很是无奈:“今天跟王家那个小子去哪里玩了,这么晚才回来,刚才我差点想叫小勇去找你了。”

    小勇是杨伯涛的保镖兼侍卫。

    “我跟您说爸爸,我们今天可是去了好多地方呢,上午拜了朝阳门的关帝庙,下午去了十字口那边的十芴园,”杨梅想起来王家那些可爱的人,笑笑又说:“中午还在文华他们家吃的午饭,他妈妈做了好多好吃的,有些菜比我妈做的都好吃。”

    杨伯涛怔了一下,听出了女儿对王文华称呼的变化:“跟王家的那个小子出去游玩可以,但不能对他起别的心思啊。”

    “爸爸,你说什么呢,人家文华哪里不好了,整天就惦记着你那些官场上的厚黑理论,哼。”听出老爸对心上人的不满,杨梅立马反驳:“再说了,以后我们从燕京大学学有所成,到哪里都是抢手的人才,以后文华的成就未必就比您差。”

    “看你这个孩子,我不就是那么一说,你们现在还年轻,不能让感情束缚了你们的成长道路。”杨伯涛见女儿不高兴,语气也缓和了下来:“等你毕业了我活动一下让你去南京中央党部那边,即便以后局势如何发展,那里都是最稳妥的地方。”

    “我才不去那种地方呢,我要参军,现在举国上下都在呼唤抗日,我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个话等你毕业再说吧,咱们求同存异。”杨伯涛打断了这个话题:“咱们先吃饭,饭后给你妈妈打个电话过去,她在上海那边一个人也挺孤单的,下午还打过来问你。”

    “知道了,爸。”杨梅也是见好就收。

    等饭后杨梅跑去给她妈妈回电话,杨伯涛走进了自己的书房。想起饭前跟女儿的对话,再想想眼下的局势,不由皱了皱眉头。去年东北事件对他震动很大,三十万东北军不战而退,张学良百死莫赎,有些事也说怪,当时东北的军事力量全国独一份,前年委员长跟阎锡山冯玉祥打的不可开交,当时老蒋被阎冯收拾的,委员长派宋子文求到张少帅头上,东北军一入关,阎冯二人立马完蛋,那个时候张少帅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风头一时无两。可是去年这一下子要了他半条命,柳条路事变他在北平吸着大烟听大戏(梅兰芳的戏),接到电话就问老蒋,老蒋不置可否,结果张小个子就神经错乱的下了份混账命令不许抵抗,本来群情激奋的东北军一下子士气全无,第二天吉林九万东北军就投了日本人,其余二十多万人就看着马占山一个人在黑龙江跟日本人鸡毛鸭血,他就想不清楚剩下的人作何感想,手里拿着的难道是叫花子的打狗棍吗?不说没有命令,就是老蒋发了不许抵抗的命令还得思量一下呢,更别提那里还有自己的祖坟,让人刨成那样了还不吭个声算啥爷们儿,东北军这一跑可以要紧,两三百架飞机(各位看官不要觉得少,那时候整个国民政府也就这点数量)丢给了日本人,几个兵工厂丢给了日本人,无数枪炮弹药丢给了日本人,更甚者三千万东北人民丢给了日本人老杨不是愤青,也不是青皮,但就是心里不爽,自己虽然是个贪官,但还承认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还得说西北军硬气,武器装备落后了东北军是个时代,但就是死顶,要不是光头二弟(蒋冯二人换过金兰贴,冯为兄,蒋为弟)叫停还不知道打成啥样(不管有没有我都打,老蒋心里也是喜欢这个的,要不然也不会让二十九军一个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