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4章 丹书铁券(第2/3页)  我的俏美狐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呵……”

    此言一出,李从云顿时就笑了,也没跟于海涛客气什么,微微冲他点了点头,这便直接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

    “刘璟这人吧,虽然他自己在历史上并不出名,但要说起他的上一辈,我敢保证在座的所有人,估计全都知道!”

    “哦?”

    一听这话,我顿时便又提起了兴趣,脑海中灵光一闪,一个大名鼎鼎,同样也姓刘的“牛人”,几乎一下子便闪过了我的脑海!

    还没等我开口,林逸和龚健二人却已经抢先一步,几乎异口同声问道“刘伯温?”

    “没错!”

    李从云肯定的点了点头,居然还真被我们给猜对了?

    刘璟的父辈果真竟就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时候神人刘伯温?

    而提起刘伯温这个人,在场的所有人恐怕还真不陌生,毕竟连我都对他的事迹非常了解!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传说此人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真可谓是“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当时很多人甚至都觉得他比诸葛孔明还要厉害!

    毕竟诸葛亮也才不过只是三分天下,而刘伯温却辅佐朱元璋,最终一统江山!

    尤其是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的形象更是早已被神话,很早就有着“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说。

    更有人野史记载,说他本是玉帝身前的一位天神!时逢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战火不断,玉帝令刘伯温转世辅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苍生。并赐斩仙剑,号令四海龙王,这才为朱元璋打下了这锦绣江山!

    野史传说自然是夸张了些,但有一点却是真的,那就是朱元璋之所以能连克陈友谅、张士诚,并且最终一统天下,很大部分的功劳,恐怕都得归在刘伯温的身上。

    只可惜“兔死狗烹”,一代神人刘伯温,虽然在朱元璋的江山稳定之后,这便急流勇退,辞官避世。但却依然没能打消掉朱元璋对他的猜忌。

    哪怕辞官回到了故里,竟也依然遭到御林军的监视,名为保护,实则与软禁无异!回乡仅两月,在服用了当时御医所开的药方之后,这便含恨死去。

    但我怎么也想不通的却是,这一切又和刘伯温的儿子,刘璟有什么关系?

    好端端的,老组长又为何要下到刘璟的墓地,而且刘璟的墓地又怎会被人布置成了降墓呢?

    也许是看出了我们眼中的狐疑,李从云随即说道“可别小看了这个刘璟,此人虽然在历史上声名不显,实际却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大修士,尤其是在天机推演方面,更是深得他父亲刘伯温的真传!”

    “也正是因为他一心向道,他甚至拒绝了当时朱元璋要将刘伯温‘诚意伯’的爵位传给他的美意,坚持将‘诚意伯’的爵位让给他的侄子刘廌!”

    “而朱元璋当时估计也是忌惮他的修为,同时又对刘伯温的死心怀歉疚,于是便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当场赐给他‘丹书铁券’,上面记载了刘家的煌煌开国功绩。”

    说了半天,李从云其实依然没有说到重点,因为他说的事情,除了刘伯温和刘璟全都是修行者外。其余的事情,几乎全都记载在《明史》上面,根本不足以解释我们心中的疑惑。

    我们想知道的,仅仅只是主教大人为何要下到刘璟的墓地,也好凭此来猜测主教大人为何会身中“囚降”!

    可那李从云,此时却仿佛丝毫没有看出了我们眼里的不耐烦,紧接着又继续说道“所谓的‘丹书铁券’,其实就相当于免死金牌,有了它,纵然是犯下了十恶不赦的大嘴,最终也能免去一死。”

    “只可惜后来燕王朱棣篡位,因为刘璟始终不愿意归附,而且还说了一句‘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