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吃下苦果(第1/3页)  人生峥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宜荷记事的时候起母亲就吃料子。那个时期吸食料子是极普遍的事,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被愚昧被麻木不分对象。然而我们还是要说说这个苦命的女人是如何染上毒瘾的,因为毕竟年代久远了,在当时多见不怪的事在相隔七十多年的今天就会鲜为人知,甚至骇人听闻。

    吴氏是个童养媳。爹爹过早去世,五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就再也供不起她一粒粮食,将她送到了沈双山家。沈双山当时12岁,他有一个弟弟和六个妹妹。吴氏来到这么一个人口和穷困同样庞大的家庭正是连半岁的童年时光也没有享受过,她一来便开始操持家务,天不亮踩着一摞砖够着灶台煮一家大小的饭,白天学做针线活儿,晚上所有人都歇下了她得等到婆婆点头才能去睡……这里再穷也比她自己的家强些,好歹有口吃的,也许如此才招来婆婆嫌恶,婆婆总能找出她的种种不是。婆婆说长嫂如母,虽然她比她三个小姑还小。婆婆给她定了很多规矩,迟起要挨打、打盹要挨打,连地上洒了一点水也要挨打。有一次,婆婆被凳子绊了一跤说是吴氏故意将凳子放在那儿绊她,抄起扫帚就打……挨打的名目太多,渐渐地吴氏被打怕了,一见婆婆就战战兢兢,婆婆更不待见她了。

    7年后吴氏与沈双山圆了房。老太婆不让他们出去,还让和自己睡在一盘炕上。一到夜晚沈双山就感觉到母亲那双在暗夜里窥视的眼睛,那窥视让他恐惧。母亲总能精准地猜透他的心思,每次他刚想有动作母亲就发出各种声音,有时咳嗽有时翻身,搞得他意兴全无。这样坚持了一年多,沈双山在母亲的惊吓之下终于鼓起勇气提出搬出去,他知道母亲不会同意,又请来同族的一个长辈,说这样住下去传出去要被笑话。老太婆不得已,最终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但也没给他们一间像样的屋子,叫他们搬进了一间原先做过茅房的西屋里。一块烂床板、一床千补万纳的被子是他们的全部家当。沈双山和吴氏欣然接受,只要能有个自己的家屋子破点又算得了什么呢

    吴氏照样要照顾全家老小的饮食起居。每天天不亮她就起来做饭,每顿饭要等婆婆丈夫小叔小姑们全吃完才能吃,没饭了她就用些发霉变质的剩饭充饥。沈双山则负责全家的生计来源,他每天起早探黑干活儿挣的钱要全部上交母亲。

    沈双山看着自己的屋里人心疼。“屋里人”,他这样称呼自己的妻子。他曾经想过搬到外面去住,不过母亲绝不允许他搬家,他也不会做那样大逆不道的事,他只是在心里稍稍动了动念头,对妻子的受苦无能为力也无能改善。他知道自嫁过来吴氏几乎没有穿过一块完整的布料,一件衣服春夏秋冬穿到底,补丁摞到难以看出原来的布,为了避免被人看见每次回娘家她都绕着走,有邻居过来她也避之唯恐不及,但她从来没有在他跟前抱怨过,反而安慰他旧衣服穿着有感情,沈双山看在眼里千方百计想给屋里人做件衣裳,可每次都被母亲以各种理由拒绝,后来他不再乞求母亲同意,他有了一个主意。他一下子能担八根柴,推磨也是好手,只要他愿意干不愁找不到活儿。每天他只睡半夜,后半夜趁着妻儿熟睡便跑出去揽活儿干。这样坚持了两个月他终于攒够了两件衣裳的布料钱,给母亲和屋里人各做了一件。他母亲见有自己的也不好说什么,只管收下来。吴氏穿着新衣裳终于大大方方地回了一次娘家,可没过多久婆婆忽然提出自己的衣裳被女儿穿走了,想借她的出一趟门,吴氏见婆婆说的急也没多想就脱下来,谁想这一借再也没有还回来。

    不仅如此这以后老太婆发现了儿子的秘密又多留了一个心眼,每次沈双山从外面回来她命他必得先来她的上房,待把全身搜遍才准他回自己屋,沈双山偷偷摸摸挣的一点东西半点不剩又全落到母亲手里。他愁啊,可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有一天他路过一个粪堆忽然心生一计,把东西埋进粪堆里这是母亲万万也想不到的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