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金榜题名(第1/2页)  摄政王的小王妃驾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苏锦涛跟随着王管家来到锦华轩,把随行行李放好。

    顺便简单梳洗了一下,去去一身的风尘。然后换身衣服,顾不上歇息,就去书房拜见父亲。

    苏锦涛推开书房的门,看见父亲正在书房整理一摞资料。听到开门声,他抬头看了一下。

    孩儿见过父亲。

    嗯,来涛儿过来坐下吧。

    是,父亲。

    你的恩师给我来信说,你在策论方面略有欠缺。希望我尽量找一些往届写的好的学子的策论给你参详参详。

    给这是近十届科考历届“状元”“榜眼”“探花”写的宗卷,为父空闲时借来原封不动地誉抄了一份,原卷已还回去,封存起来了。你抽时间看看吧,研究研究别人是怎么写的,学学他们的思路或角度。希望对你有帮助。

    谢谢父亲!孩儿不孝,为了孩儿父亲你受累了,孩儿带回去后,一定会认认真真地看,吸取他人的知慧精华。努力提高自身能力,这次科考争取考得好成绩,才能不辜负父亲的拳拳爱子心。

    不累不累,只要能帮到你,对你有益处就好。好了我们先聊到这吧,你坐这么长时间船也累了,快回去休息吧。睡一觉醒来应该差不多能用晚膳。为父还要看会书。

    是父亲,孩儿告退。

    ……

    时间如白马驹过隙转眼即逝。

    仿佛是眨眼间苏锦涛到幻京城已经是近二十天。在这其间苏锦涛除了研究透辙他父亲给他的那一摞宗卷外。

    他每天还抽出一两个时辰去京城有名的[状元酒店]会友,结识全国各地来京会考的举人。

    据有心人统计,这次参加会考的竟然达到一千二百人。而国家本次打算只录三百二十人,可见竟争非常地激烈。因为录取率只有大概百分之二十六点七。

    就算如此,也无法浇灭他们互相交流学识的决心,在交流中苏锦涛受益匪浅,得到不少启发。

    在状元酒店苏锦涛结识了两位良师益友,分别是离月城的车福佩,在策问方面特别强,他给苏锦涛支了不少招,从而直接导致苏锦涛的策问提升了一大捷,弥补了他的弱项。

    楚伯贤是京城人氏,翰林院掌院学士(即院长)的大公子,对各种消息特别灵通,还被人戏称‘楚百通’。苏锦涛从楚伯贤处得到小道消息说:“这次会考比历届都严,想作弊门都没有,因为这次会考的主监考官是当今圣上的胞弟宸王爷。”

    果然,到了会考那天,苏锦涛在进入考场前,见到了一位身着银白色蟒袍年龄约十五六岁俊美无双的少年。他的身旁还陪伴着两位副监考官。许多见到他的人都喊他一声“宸王爷”,当然他也跟随了大众叫。

    那少年也不应,只点点头,全身散发出强大的气场和冷气。看到这场景,原来有心想搞小动作的举人,果断放弃小心思。

    他可没胆量招惹那少年。他的直觉告诉他若敢在那少年眼皮低下作弊,绝对不会是简单的设销会考资格,致于有什么后果不敢想。

    进入考场后,由其中一位副监考官宣布考场规则与注意事项。

    然后说:“到若发现在考试中作弊的举人,不但设销会考资格还会……”那位副监考官刚读到这,那位主监考官宸王爷冷啍了一声,听到那冷冰冰的冷哼,坐座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颤。那主考官还把两手撮出格格的声音,敢在我的监控下作弊一副你死定了的表情。

    之后那位副监考官就没有往下说。只是看了主考官一眼,从他的表情看就是你懂的,你自求多福吧!

    接着宣布了这次会考时间是一个时辰,三天后放红榜,榜前10名在放榜后次日早上参加殿试。在这重新申明一下现在想如厕的赶紧去,考试开始后中途不得离开考场,若离开了视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