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东方红(第1/3页)  重回八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回头一看,是李宝国骑着辆车子追过来,说:“包巳!你要回家吗!我送你一程。”

    包巳说:“你不是在看肉摊子吗!能顾得吗?回去吧!”

    那你骑我车子回吧!李宝国的热情叫包巳受不了。

    包巳说:“我爸买了辆自行车,我就是回去安装好骑过来的,那你就送我到下路吧!”

    路面上没什么行人,李宝国就说:“包巳你要相信我,昨晚的事,我可真的没有参加啊!何强的脑袋上砸了个大口子,当时就死过去了。孬三的大腿断了,施炳的小腿断了。吴医生给他们接骨忙活半夜,何强老爹把派出所所长叫来了,他们都说是打牌闹气打架,没有说你的事。你小心点,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的。”

    包巳在判断李宝国的话是真是假。都是北街的人,几个人打牌是肯定的,看见自己和丁香过来临时起意也像是真的,不然肯定是一片棍棒上来,自己肯定要挨上几下的。

    颠簸着有五六分钟,就到了村口。包巳下来,让李宝国到家坐坐,小李同学掉头就走,说回去看摊子。

    正午的阳光非常灿烂,但热度已经降下来了。田野里还有些红薯和晚豆子没有成熟,到处都是光条条的,豆地里的豆叶也有人用耙子收回家烧火。玉米地里更是收得干净,连片叶子也看不见。

    包巳看到邻居老烟匠,在地里捆高粱杆,光头也不戴草帽,赤裸着胸膛,晒得冒黑油,慢腾腾地摸索着。

    老烟匠本名叫包景泰,是包巳父辈,他以前大集体时,村里搞经济作物种烟叶,他烟瘾大,就被派去炕烟叶,负责在一个很高的小筒子楼下面烧火,经常搞得脸上身上烟熏火燎痕迹,才有了这个甩不掉的雅号。

    不光同辈人喊烟匠,他答应,就是孙子辈也喊老烟爷,甚至变调成了老冤爷,他也答应。

    他是个苦命人,中年娶了一个老伴霍大娘,带着六个女儿,用架子车拉回来。霍大娘更可怜,六个女儿,连老烟匠后来亲生的第七个女儿,有七个姓。

    最小的这个亲生女儿比包巳大两岁,叫秀香,虽说是年轻姑娘,也是个奶奶级的慢性子人。后来招了个养老女婿,生了一对儿女,女婿生病住院,被医生打错针,死在医院。那是也没有医闹一说,自己拉回来埋了。秀香又得了口腔癌,上颚长满硬硬的白壳子,把姐妹们拉巴穷了以后,也死了。烟匠先死,那时包巳不在家。霍大娘活到九十五岁,女儿们都有了孙子外孙,也就顾不上老太太了。霍大娘靠着政府救济,一年里除了买些盐和打火机,没有花钱。政府的救济款也被几个女婿给自己孙子买零食了。秀香留下的两个孩子被认定为孤儿,男孩去打工,被卖到黑窑厂,一干就是八年。女孩后来在别人救助下,考上了大学,嫁到山东。

    霍大娘独自一人靠着房前屋后的野菜和邻居帮忙,硬是顽强的活到九十五岁,还经常在人场里扭秧歌唱戏。最后在冬天出门压水,滑倒了,摔断了大腿,躺了不久,就去世了。

    包巳每次想到如此顽强的生命,就感动得热泪横流。现在见到大伯,自然要打招呼。

    “老大!该回家吃饭了!”

    “娃子放学回来了!就回!就回!也该做熟饭了。”老烟匠依旧慢腾腾的收工,见包巳等着他,难得的紧走几步。

    农村活多,午饭就晚,很多小学生上学迟到,就是这个原因。没有表,只能看太阳位置判断晌午没有。包巳走近家门,就看见水塘边上蹲着周家男女老少,每人捧着一个大饭碗,和东边二叔,西头的邻居,边吃边

    唠嗑。

    包巳进门,看见一家人都在吃饭。包妈一见包巳,就怒骂:“还知道回来啊!一跑就是几个星期,学校里那么忙吗?”

    瞅瞅二妹,一副很正气的样子,觉得她不敢胡乱嚼舌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