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岁月(第1/3页)  重回八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小刀刷刷的掠过折痕,这次裁成的是正常的大十六开页面,三张大纸也就裁出四十八张,这纸太薄,笔迹只能写一面。现在没有后世的水笔、签字笔,只能用圆珠笔。圆珠笔的规格只有较细的05,下墨也不太顺畅。小包巳的专用钢笔是好用,可抽墨水太麻烦,笔尖还会划破纸张。

    对于今天的作文,包巳没有任何抵触心理。虽说开学后正式上课才两天,就写作文有些不合情理。但现在是高中了,这是老师测试学生读写能力的的关键步骤,他明白的。能考上高中的同学,在应试教育体系里,哪个不是枪林弹雨里冲出来的,都很有体会,也就理解老师的这种变相测试方法。

    自己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准备开始改写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想了一下,写下岁月两个字作为题目,据说人家在75年就开始创作这部作品,现在正忙着出版另一本书《人生》,自己截胡他的作品,就不能直接用原来的人名和社会环境了,那就需要另起炉灶,搞一次再创作了。其实抄袭的最高境界就是盗用人家的意境,君不见从古至今,无数相和诗篇文章,那就是盗取意境的再创作,都是一样的成为经典。

    全书分三部,总字数超过百万。他只是想先把第一部改写出来。三十多万字,相信只要每天写一万字,也就是一个月时间。文章中的地理环境安排,当然要选在本地,人物性格可以借鉴,但人物名字都得转换,故事情节也可以和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变化一下也不太费事。包巳大致思索一下第一部的内容,看哪里需要变化修改。下课了!

    作文课是两节连着的,同学们除了上厕所的,还在课桌上趴着修修改改。小包没人打扰,就起身到王思楠身边,说:小姨!还你的笔!不好用!

    小姨拧开一看,笔芯没墨油了,能用才怪。也就是外甥能做出这样的事,哪有这样用废了才还的?没办法!是外甥!但还是说:没水了!拿去玩吧!

    包巳笑着说:别扔!你把空笔芯拿回去,叫姥爷报销啊!那个!小姨!借五毛钱吧!我的零花钱买纸了,下星期还你,利息是给你画一张画。

    没有!小姨知道他捏不住钱,直接拒绝。

    包巳说:我要买笔芯,要不你给先买回来,下周我还钱。

    要不是有人围观,小姨就要揪他的耳朵,把人家心思说那么明白干什么?重新拿出个笔芯,递过来,说:你先用吧!不要你还!

    我一定把空笔芯还给你。包巳不要脸的说,引得一片笑声。

    在空白纸上把人物姓名和关系重新安排一下,还用拼音字母代表谁是孙少安,谁是润叶,然后,就开始抄袭改写第一部分。

    一盒笔芯一百只,里面的下墨流畅的,只有百分之八十,现在的油墨很浓,不是后来的碳墨水灌装的。剩下的二十支,就下水打结,不够流利还耽误事。一支笔芯一毛一,整盒的肯定便宜些,包巳没有整盒买过,也不知道多少钱。

    开始写字了,包巳进入忘我的境界。他写字快,笔迹就有些草,很多的字都是连笔,一行里面,除了标点符号顿一下,起笔很少。他的字

    依旧带着稳健清晰的特点,容易辨认,再简笔的字也是一样大小,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

    只是写字姿势就过于霸道了,也许是多年独用写字台的原因,胳膊占满几乎整个桌面,李亚忠就被挤出圈外,拿着作文本不知所措。包巳还把换掉的纸张摆放在李亚忠面前1,根本就把他当做了空气。对外界的情况也如同无物。

    李亚忠很好奇同桌在搞什么,开始还伸头看他写什么,后来一页写完,就放在自己面前。他仔细从头阅读,才发现这是一片引人入胜的小说。

    刘老师看见李亚忠的囧样,就过来看情况,也看了包巳写的前六页文字。

    他也看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