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寝室之夜(第2/3页)  重回八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着了。醒着累!睡着了更累!大家都没有睡醒,不好起身搞出响动。就继续躺着,努力去想刚才的梦境。

    这事还不能更用力去想,一想就脑袋疼,看来是在某种封印压制着。那些梦境是真的,这点包巳可以肯定是自己记忆深处的经历。他怕随着时间流逝,自己会忘记这些,等会早课时,一定要记下来。

    起床铃声响起来,灯光亮了起来。包巳翻身起来,带动李亚忠,也揉着眼睛起身穿衣服。

    下铺的两个同学,一个叫范天水,一个叫张学强,都是跟着刘兴老师来的学生。闭着眼睛往外走,撞在过道里的沙袋上。

    包巳穿上破球鞋,就往教室跑,抢先拿到水桶,赶往井台。那里已经有稀少的人在稀里哗啦的洗脸。随便洗刷一下,跟着同学们往操场跑,已经有稀落的人开始晨跑了。体育老师吹着口哨,前面带队领跑。

    操场位于学校东边大院墙内,和一二班教室只隔着一座小院子,这座院子后排五间是校长和教务主任的住房,对面是三间教研室,和一间体育器材室,一间化学仪器储藏室。南边隔着条道路和水井,就是伙房。

    现在是秋初,天色亮得早,只有四周矮树和房舍黑黝黝的。队伍沿着白净的跑道转圈,包巳和李文超孟凡瑞几个一路,开始慢跑。后面不断有人加入进来,晨跑队伍不断扩大延长。只听见啪啦啪啦的脚步声,和体育教师的喊声。

    体育老师叫华国展,三十多岁,以前在省体育队干过,脖子上挂着个铁口哨,带队喊着一二一,很有气势。

    预备铃声响起,正好跑了四圈,一千六百米,天光也大亮了起来。同学们各自回教室,开始早读。

    现在的教学模式还是强制填充加应试模式,没有什么素质教育一说。教室里,就响起一片哇哩哇啦,有人读语文课文,有人读英语单词,这点没有约束。

    包巳被吵得头晕脑涨,拿着课本,却对着周围看风景。他看见后排的潘小雷,耳朵里插着个入耳式耳机,一点头一点头,很投入的样子。这小子,肯定在听卡带,在南头粮所住宿,来得还挺早的,不知道有人叫他起床没。

    小师妹也在大声读书,仔细分辨她的声音,觉得已经过了变声期,细腻而圆润,妩媚而甜美,普通话不太标准,是典型的河南版普通话,但很动听。

    英语老师过来了,是个二十多岁的刚毕业大学生,穿着很守旧的长袖碎花衬衫。她叫涂善珍,也是今年暑假分配来的师范生。早晨过来,是轮流排班监督纪律来了。

    包巳很规矩的看着语文课本,一直翻到最后一页,连课后的练习要求都看得细致。

    这套人教版高中教材,应该是改版后的第一套,每篇课文都是精心的选择,很有代表性。包巳担任过二十多年的毕业冲刺班,对人教版的各科教材有过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写过大量的教学论文、发表过无数的教案分析论文。他的记忆力超好,对从恢复高考到后来的近四十年的高考各科试卷都有研读,只要他愿意,把这个班级交给他带着,打造一个神话也不是不行。

    后年的高考状元,包巳志在必得。如果没有暗箱操作,包巳自信能够选择任一高校就读。只是,这三年能熬过去吗?一夜之间,包巳再次有些感悟,改变环境的迫切感更加强烈起来。

    这个时代没有捷径发家致富。土地承包没几年,工业恢复生产刚刚走上正轨,原始资本积累还没有完成。尤其是农村,为了国家尽快完成工业化转变,在今后很长时间里,在价格剪刀差的物价政策控制下,都不会享受物价上涨带来的红利。主要大宗农作物价格,两千年前,不会超过是一元一斤的。这对基本处在原始农耕生产状态的农民很不公平。

    现在要想弄一笔钱改善生活,只有独辟蹊径。

    包巳选择的就是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