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下课时,只是午后三点半。包巳推着自行车慢走,一只手扶着车把,一只手抓着破裤子裂缝,回头还打量刘老师的宿舍。
按照原有的记忆,包巳上学期是在这里的初中部就读的,这座大门原来是门口朝西,院墙外就是宽大的水沟,据说以前是古镇的护城河。现在大门改朝南,刘老师的住室就在大门西侧新房子第二家。
这排红砖红瓦房子是暑假突击修建起来的,共有十二间。每间二十五六个平方,门廊处还有半间,是个小厨房,只有四个平方左右,实在太小。
这所中学在今年夏天扩招,增加并修葺了教室,又增加了师资力量。有从附近乡初中抽调过来的,也有接收今年师范毕业分配的,大概增添了十几位新老教师。
乡中学原来也有高中班,只有二年级,没有一年级。二年制高中班今年高考结束,整个学校就只剩初中部了。为了应对汹汹而来的大量中招生安置问题,县教育局计划把南部六个乡镇的生源集中在区域中心的铜钟乡,专门扩建两个高中班,招生人数限制在100人以内。
计划没有变化快,领导们的想法是好的,可总有人嫌拼凑的草班子力量不够强大,想办法往县城高中里钻,于是,这里的高中部人数就只有不足九十人。
初中部分的人数激增,这和七十年代初的生育大潮有关,学校这次一口气招了三百多个一年级新生,每个教室都在六十人左右。
教师宿舍和旧教室翻修、厕所饭堂的修葺等项目,花光了最后一点拨款,现在连大门也没有粉刷,就那么红砖裸露着素颜朝天,校门内连路两边的花圃也只是几道木桩连着的白线。大门内外,准备修建一段不足八十米长的水泥路面,算是给新高中添上一道崭新面貌。只是,看来这是最后的工程,现在还在紧张施工。
实在俭省得不能再俭省了,这段路面只是把浅表挖下五六公分,添上烂砖渣,砸碎,灌上水泥混合砂浆,抹平了事。
现在路面已经砸好砖渣了,空地上,混好一堆水泥灰浆,已经开始从南头灌缝了,看样子这十几个人,今天就要完成任务。
砖渣上不让走,只能走两边,两边又堆着浮土,就只能翻山越岭,半拎着车架蹒跚而行。
大门外有五十多米的施工路段,包巳需要两手推动自行车,这左边大腿就忽闪忽闪很凉快,大热天里,工人埋头干活,没有谁注意。
前面直走是背街,向右绕行五六十米才是南北大街,有近两千米长,南头直达寨河外的粮管所。
小街中心十字街向四个方向的街道,长短都是差不多一千米左右。包巳要从十字街向东走,走七八百米,就是南北大路,那是县城通向南沙河——淮河的县乡公路。河上没有桥,那条路就是断头路。
小镇的风景还是记忆中的老样子,街道很窄,蜘蛛网连接这边和那边。房阴下,许多人在乘凉,包巳只能一只手推车,一只手捏着裤子破缝。这条街他走过无数次,他在街上供销社伙房搭火吃饭,每天三餐就要来回六趟。街面地面不平,几百年的破砖头被踩实了,晴天平实,下雨连阴天,冒出黑水,散发着远古的臭气。
从来没有人扫过街道,街民们只是把垃圾扫出来,就堆
积在街道中间低洼处,行人多了,踩着踩着就踩下去了,变成路面的一部分。现在没有后世那样的塑料袋子,也没有烦人的玻璃瓶子,扫出来的,无非是尘土之类。鸡毛菜叶之类,人家还要堆肥呢!
街道上的古旧建筑很古典,雕花的檐梁,带着各自花纹,木门柱下的石敢当,一看就是很古董的东西。一些墙头上,还有万寿无疆的字样,印刷上去的红太阳图像也随处可见。
路过乡卫生院大门口,就看见一堆的长发小青年站在路边看着自己,那些人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