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达成协议(第1/2页)  重启工业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章达成协议

    还别说,黄鹤真有这样的想法。

    现在的毛毯厂需要棉纺厂输血所以只能当孙子,可如果有一年的时间慢慢发展状大,黄鹤觉得自己是绝对不可能继续从事毛毯厂生产的。

    毕竟毛毯这东西实用性并不强,一年下来也就冬季的时候用用,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也将逐渐提高,特别是当空调普及之后人类就开始进入了暖冬时代。

    况且一条毛毯买回来至少能用好几年不坏,更有甚者上辈人买来下辈人还能用。这样的产品说白了就是刚需性不强的产品,有也可,无亦也可。

    所以趁着机会狠狠捞一把,然后改行就是黄鹤的最终思路,只是现在被秦红军猜测给说了出来饶是他两世为人面皮依旧烧的滚烫。

    不过被秦红军这么一说,黄鹤也觉得这样做似乎并不太好。

    毛毯厂想要靠着棉纺厂的支持度过危险期,以订金的形式进购材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棉纺厂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另一种投资。既然投资了,那么想要分享成功后的红利就无可厚非。

    “那秦厂长觉得签几年合适”想了想,黄鹤问道“你觉得毛毯行业还能够盛行几年”

    把问题推给了秦红军黄鹤觉得比较好,做生意讨价还价很正常,不砍价才有问题。

    “五年,签订五年的供需合同我觉得比较合适”一支烟被秦红军抽了大半,秦红军才慎重道“依我看你们的纱锭的需求不会少,预付30,剩下的部分一季度一结,我们棉纺厂几乎要占70的成本压力”

    “五年也可以,不过我需要6个月的付款周期。你是做国贸的老人了,国贸结算不会这么快的,就算我们连根宵夜的生产,三个月也未必能够出货”

    无论是做国贸或者边贸,实际上都有一个结款周期。

    就比如说国贸,供需双方就会因产品的订购道收货就结款事宜有着具体的条款。

    首先是订货。由需求方预付货物价值的30左右的定金给生产方,而生产方就拿着这笔货款开始组织生产。当然,就算是30实际上也已经足够购买生产资料,所以在生产中的工人工资、水电费、机器磨损以及管理费杂费都是由生产方承担。

    然后到了出货这个环节就有说道了。有的厂家只负责到到达港口,而有的公司则负责将货物运输到对方国家,但无论什么样的形式都需要事先在合同上注明。所以结款的周期也是根据交货的情况而定。

    除此之外,即便是交货成功也不一定能够拿到全款。就如同工程款一样,对方公司同样将保留510的比例作为质量押金。在一定时间内,如果产品没有出现质量问题则付给生产方,而如果出现了质量问题则反之。

    但是通常从订单的下达生产前期的准备原材料准备、产品样品确认、工艺书制作等组织生产包装运输出货,是需要一个庞大的周期的,别说三个月,在后世的制造业中周期长达一年的订单也不是稀罕事。

    毛毯厂的体积小,运转灵活,而且现在又是个人承包企业,黄鹤不觉得三个月的时间内出不了货,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多争取一点时间总比时间紧张要好的多。更何况棉纺厂既然想要享有在这场制造盛宴中分红,那么棉纺厂自然需要付出一些,否则的话又哪儿来的资格。

    话说到了现在,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遮掩的了,都在寻找一个平衡点,所以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最终,黄鹤与蜀中省棉纺厂签订了一份五年的供需合同,合同上大致内容为棉纺厂向毛毯厂在未来五年内毛毯厂所需的纱锭、棉线,而毛毯厂则每次进购需按照材料价值的30口头协议是35现在为30预付订金,其余货款在5个月内付清。

    不仅如此,秦红军还向毛毯厂表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