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楔子(二)(第1/7页)  鞘中霜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卯时正,紫禁城五凤楼上的“官街鼓”骤然响起,午门两边的四扇大门轰然打开。

    “百——官——入——朝——”

    在随堂太监的喊声中,等候已久的文武百官自午门鱼贯而入,步行来到太和殿中。当今皇上朱见深高坐在龙椅之上,百官按序列队,齐齐跪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万岁!”

    皇上话音一落,文武大臣站起身,分东、西两班面北而立。

    “各位大人,有本请速启奏。” 随堂太监尖声喊道。

    “臣礼部侍郎郑信有本启奏。”

    “郑爱卿请讲。”

    郑信高声奏道:

    “蒙古国达延汗巴图蒙克遣派的特使阿尔木已将贡品移交完毕,昨日廷议赐予蒙古的绫罗绸缎及其他赏贡物品亦已备好,怀公公与阿尔木拟于今日申时启程,恳请皇上圣裁。”

    朱见深想也不想,淡淡地说道:“这件事前几日就已议准,照办吧。”

    “臣遵旨。” 郑信朝皇上鞠了一躬,退回东面的列班之中。

    “启禀圣上,臣兵部左侍郎韩慎有本启奏。”

    “韩爱卿请讲。”

    “昭武将军李必鳌年事已高。此次宁夏、庆阳一战,虽重创蒙古十万精兵,李将军亦积劳成疾,日前致函兵部,请求回京休养。兵部拟准,请圣上定夺。”

    朱见深略一思考,说道:“此番威逼蒙古求和,李将军居功至伟,况且年迈多病,着授李必鳌定国将军衔,准予回京治病。边关守备将军人选,由兵部与御马监共同拟定。”

    “臣遵旨。”

    朝会继续进行,各部都依职责一一启奏,请皇上裁决。

    巳时一刻时分,无人再奏。随堂太监向皇上望去,见皇上微微点头,便高声说道:“各部无本启奏,退——朝——”

    梁芳一直躲在帘后,注视着朝堂上的一举一动。见整个朝会波澜不惊,并无一人提到昨晚之事,总算暂时松了一口气。他眼睛骨碌碌一转,悄无声息地退出太和殿,迈着碎步向万贵妃居住的景仁宫走去。

    韩慎随百官步出太和殿,有意放慢脚步,等自己的同僚、兵部右侍郎夏尧靠近身边时,伸手扯了一把他的衣袖,低声问道:

    “夏大人,今日有无要事?”

    “也无什么大事,怎么?”

    “如无大事,请到敝宅喝杯茶好么?”

    夏尧与韩慎相交多年,彼此意气相投。见韩慎相邀,便爽快地答应:“恭敬不如从命。”

    韩慎见他答应,便说道:“既如此,我俩先回衙门与孙主事知会一声,让他代理半天庶务。”

    兵部尚书刘玮奉旨江南代天巡守,尚未回京,这段时日兵部衙门暂由他俩主持。

    两人到兵部将诸事安排妥当,随后一同来到韩宅。

    上茶以后,韩慎挥手屏退下人,端起茶盅向夏尧说道:“夏贤弟,请用茶,这可是从五指峰弄来的‘上洞茶’哩。”

    “韩兄,你不会是专门要在下来品赏你的‘上洞茶’吧?有什么事就请直说,别绕弯子了。”夏尧快人快语。

    “夏贤弟总是这么直爽。”韩慎笑了笑,言归正传:“今天请贤弟前来,确有一事。昨天夜里二更时分,我那个在驿馆当差的远房亲戚突然到家来,说御马监提督太监梁芳差他的兄弟梁德,将鞑靼小王子的特使阿尔木接去他的家中。我这个远房亲戚知道梁芳素行不端,不知会干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来,因此前来将此事告诉了我……”

    夏尧插话道:“接待外国使臣是礼部的职责呀,什么时候轮到御马监了?就算轮到御马监负责,还有掌印太监负责呢,哪里轮到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