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榻前议南迁(下)(第1/2页)  杀边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谁知此时的谢燕,却一闪身,走向众位族老面前,而就在与童济擦肩而过之时,口中悄声言道:“燕儿多谢三叔!”

    背对着众位族老的童济,也是眼中一亮,对于这个心思机敏聪慧的侄儿,内心之中也是发出由衷的赞许。

    谢过童济之后,谢燕已然站到了众族老面前,长身而立道:“既然童族长准备将南迁重担交于晚辈,但燕儿却不知各位长者,以为然否?”

    谢燕再次将了族老们一军,谢燕并非贪恋权位,而是南迁之事一旦启动,就容不得半点掣肘,这个少堡主之位,他势在必得!

    见到谢燕要他们表态,刚刚那位族老的代表,再次上前一步,对着谢燕言道:“燕哥儿,族长之意便是我等之意,若是你能解决南迁之困,我等就奉你为少堡主,亦无不可!”

    有道是人老精鬼老灵,他们都活了一大把年纪,他们怎会不知,一旦南迁,这堡主之位就是个烧红的木炭,他们会往自己怀里扒拉吗?再说,那也得需要谢燕能够解决南迁的困难之后,谢燕才能真正登上少堡主之位!

    “好!”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谢燕顿时朗声一喝。

    “诸位长者,且听我言!若我龙家堡南迁,正如童族长所言困难委实不少,但在小子看来,却非完全不能克服。

    其一,路途遥远并不足惧,只不过皆在羯赵境内,安全抵达江南才是关键之所在,所以,小子将南迁之路分为两个阶段。

    其一,出冀州,经巨鹿、安平、清河,直达平原郡;第二阶段可有两个选择,其一到达平原郡后,可伺机寻找船只,经黄水出利津,达渤海,再沿海岸一路扬帆直达扬州;其二,或是平原直插青州,经徐州,渡大江,达扬州!

    这样一来,不管是乘舟渡海,还是经青州直下扬州,我们都可以避开羯赵都城襄城(今邢台),亦可避开豫州司州两赵战场,虽路途远了一些,却能保证南迁族人最大的安全!”

    说到这里,谢燕停顿下来,他需要在场之人消化一下,这不是辩论大赛,而是决定赵家堡两千多人安全南迁的战略规划,他必须要在内部达成统一的共识!

    在场之人,虽隐居山中,但三族出身皆为不凡,赵家自不用说,童家先祖童渊,也是名震华夏的一代枪王;颜家亦是河北望族,这底蕴自是不可小觑。

    当谢燕规划出南迁路线时,中原大地的地理山川,便一一浮现在众人的脑海之中,虽说谢燕规划有两条路径,但说穿了,其实就是以东部海岸线为依托,或是沿海南渡,或是沿岸南下。

    经黄河入渤海,绕过青州东莱郡,南下扬州,这条渡海线路,虽然路途遥远了些,但却胜在安全;而陆行路途近了不少,这沿途之上,终究还有一些赵国兵马存在。

    虽然,谢燕规划的这两条线路都存在一些问题,但已经能够看到一些成功的可能,一时间,众人倒也难以取舍。

    别看他们都久居北地,但在真定城外,就有一条大江,名曰滹沱河,所以这赵家堡中的族人,还有不少会操舟渔猎之人,只是沿着海边行船捕鱼,倒也不算是个问题,所以谢燕海渡之策,倒也不显得那么突兀。

    此时,见众人委决不下,童济不由转向谢燕,开口问道:“燕儿,那你如何选择?”

    童济也是觉得好笑,这小子显然是思谋已久,眼下放着这个正主不问,还自己还费那个脑子,想个什么劲啊!

    “回三叔的话,燕儿打算两路并举?”

    “两路并举?”饶的童济再有心理准备,也被谢燕这个大胆的想法吓了一跳。

    “三叔,之所以燕儿准备两路并举,皆是因为若是南迁,小子打算分两步进行,先行带一部分族人南下,待取得江南立足之地后,再回返迎接剩余族人南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