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节 军锦合流(第2/5页)  大明烟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面接触,谈这个?这是什么意思呢?

    真要朱四郞相助,还是递一个橄榄枝?这个橄榄枝是递给赛哈只的,还是锦衣卫的。还是说,在以后的行动中,郑亨真的需要锦衣卫配合。郑亨是北地的老大,另一个就是陈懋,这两人目前一个是大同镇的老大,一个是宣府镇的老大,每回北征,这两人都是颇受重用的。

    按理说,对北元或是蒙古人,郑亨应该有渺视锦衣的资本呀,他久镇北关,几次北征都有赫赫战功,还是说郑亨也想利用锦衣卫?

    “兵部或有采办,此事还未定,若真有采办下来,是要人手来帮忙。”朱四郞说道。

    “如此甚好。呵呵,兵部那边,侯爷或可助力,四郞放宽心。”周雄说道。

    “那就好办,若能成事,可以宣府设若干作坊,此事还需周大人相助。”朱四郞向周雄拱了拱手。

    “哈哈,叫周大人就生份了,论年龄,我痴长你几岁,你得喊我一声周史。在宣府设作坊一事我就等四郞开口呢。此事易耳,宣府此地,侯爷营建颇多,四郞要建作坊,屋子都是现成的。只需要四郞把章程列出来,弄些熟手过来调教。”

    “周兄,这样可好,大洋河村出六成,周兄弟出四成,一起投个千两银子可成。”朱四郞说道。

    “哈哈哈,四郞,我就在等你这话呢。”周雄看来不是一般的爱笑。笑确实能拉近距离,笑的灿烂一点还很有感染力。

    即使周雄不把郑亨抬出来,朱四郞也有这个打算,大洋河村窝在那个山窝里不行,已经浮出水面了,那自然就要往城镇里迁。狡兔三窟,宣府早晚是要来的,进宣府也是需要攀龙附凤。太强大的伙伴,自己这边可能会被吞了。太弱的伙伴,没必要与对方合作。

    现在朱四郞这边不只是大洋河村的几个辅卒,现在他们是以锦衣卫的身份,而且周雄抬出郑亨之后,就可能是锦衣卫与宣府镇的合作,这也有利地改善锦衣卫与兵部五军尉府的关系。从这点上说,不管赛哈只这个锦衣卫都尉怎么看,至少从锦衣卫宣府所来说,以后是有利于宣府所开展工作的。至于皇上朱棣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会不会高兴,这朱四郞就不管了。那个级层太高,就让赛哈只去操心吧。

    大的方面定下了,细节的东西就简单了,这些也不用朱四郞出面。第二天,周雄又带了人过来,说是他家的管家,同来的还有几个兵丁。朱四郞让张三跟着一起去看所谓的建好的房子。

    他和周雄两人去了宣府镇总兵府,结果郑亨侯爷被皇上突然召到京师去了,刚离开没多会。出来和朱四郞打交道的是一位郑姓的百户,那个百户很直接的问朱四郞,要多少人,什么时候要。弄的朱四郞一脸的尴尬,周雄连忙过来打哈哈。

    生意不是这么谈的,也不是这么做的。看来这个侯爷是不擅长商务的,而且侯爷总兵府里可能也没人擅长做生意。郑亨食邑一千五百户,这够了,田地里的产出已经够他受用了。

    回去之后,朱四郞对周雄说:“那些事急不来,需好好规划一番,已经递了消息回大洋河村了,过几日会过来几人。到时再看怎么筹办。”

    “呵呵,只要四郞安排好就行,需人需地需房需银两,但凭吩咐。”周雄说道,“四郞你有所不知,郑侯爷忧心那些残废老兵,前些日子有几个伤兵出了营,径直要去寻死,侯爷叹自己有心伤贼,无力救人。”

    “宣府这拢了多少伤兵?”朱四郞问。

    “约摸有六七百人。”周雄回。

    “怎的有这么多?”朱四郞印象中,北征回来的路上,天热,很多感染的伤兵好象都不治身亡了呀。

    “鞑子时有袭扰,有些伤兵后来都被侯爷弄到宣府,在底下军堡这些伤兵更没有活路。这回后来用上了你的酒精,果然有些成效,死伤少了两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