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守岁(第1/3页)  都市问仙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年糕就是家中的“百搭”,既能当饭又能当菜,随便谁都能烧,随便怎么烧都可以,肉丝炒年糕、肉丝青菜汤年糕、毛蟹年糕、排骨年糕、海鲜年糕、火锅年糕……

    印象中,故去的奶奶年底的时候总会做一点年糕。阳阳最喜欢的就是搬着板凳,坐在奶奶身边,看着奶奶拿个磨子磨年糕,将浸泡过的米和水放在磨子上,轻轻转动磨子的把手,便会发出“吱吱吱”转动的声音,阳阳就在边上流着口水想象着年糕的香甜。

    时候年糕是孩子最宝贝的零食,哥哥他们常会拿根筷子插一片年糕放在火上烤着吃。最高兴的事当属爆年糕片的贩来到村里时,阳阳就会缠着家人去爆一点年糕片,又香又脆的爆年糕片,够吃上十天半个月的了。

    今年在明珠路过新世纪的时候,居然听到熟悉的捣年糕声,阳阳忍着要流下的口水,赶紧挤了上去,准备买点,可凑近一看,原来是韩国年糕厂组织的表演,这让阳阳大失所望,

    失望的原因是,这时候只能买到机器制作的年糕,吃排骨年糕时,只要一放凉,年糕肯定会变得又硬又难吃。再也找不到时候又软又糯,咬在嘴里那么一拉,足能拉出半米长,吃一口又甜又香的手工年糕的感觉。

    看着韩国的那种拖地长裙,色彩艳丽的民族服装让人顿生好感,再看看身边满街的西服,只是偶尔才能一见的中山服,阳阳就更失望了,后面几年阳阳才知道,原来好多东西都是思密达国家的,我们国家根本没有民族的。

    这几天,家家户户都这样,灶里的火基本都不熄,都在准备过年时的吃食,平时油都省着吃的,现在则不一样,家家户户都在做这样那样油炸的东西,村里满溢着各种香气。

    人们也拿出各种好吃的,平时你吃的好了,有人说你不会过生活了,而过年就不一样,越吃得好,大家就越羡慕你日子红火了(平时过的仔细),所以人们也把平时舍不得吃的,统统都拿了出来。

    其实过年是什么,是一块大白兔奶糖?是一串劈啪作响的鞭炮?是一桌丰盛大餐?还是一件新衣?有了钱的阳阳也不知道自己盼望的是什么了。

    有的说只有大家一起来做,一起吃喝才有过年气氛。东北人当新年的时候,必须吃饺子,而且包饺子必须全家一起动手,认为这才是过年,也是一样道理吧!

    家里的墙上、门上甚至水缸上,显眼的位置都贴上了的通红的倒‘福’,阳阳正站在凳子上往门框上贴春联,老爹站得远远的指挥。

    “往左一点,对!左面再抬高一点”

    “往右”哥哥突兀的插一句。

    “去,捣不捣蛋,不对左面高了,再低点”

    “您老人家说清楚了,左面到底是高了还是低了,我的手都举酸了”阳阳苦着脸。

    “差不多就行了,行了!贴上下来吧!”母亲也看不过去了,贴个对联都快花了半个时了。

    “不行,这个要贴一年呢,举好了”难得见父亲也雄起了一把,阳阳也不敢乱说了,没看母亲的眼神都不善了,在有些方面父亲还是很a的。

    阳阳暗暗的给父亲点个赞,在生活里男孩不知不觉得以父亲做为自己的榜样,温润如玉,但挺拔如山,这是阳阳心中父亲的形象。

    “锅里啥味,不是什么糊了吧”父亲问母亲,看着母亲慌乱地跑向厨房,暗暗的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可是还是被眼尖的阳阳发现了,阳阳突然发现喜玛朗雅山也不是那么挺拔了。

    老爹这么认真,阳阳可是知道为啥,对联的字可是老爹的墨宝,长三角区域可以称得上人杰地灵,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人都喜欢附庸风雅,像这个毛笔字在农村,很多人偶尔会写两笔,不管写的如何,起码很多人敢写。

    难怪当年总理的字也很出色,但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