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章 题凑天棺(第1/4页)  抬棺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老袁实不相瞒,史前文明时期的棺材保存这么完整的我倒还真是第一次见到,中国千百年来,盗墓活动太猖獗了,有多少古墓葬被盗掘损毁,无法计量。历史没有顾得上细数,一个不争的事实,先秦时期王公和后世帝王陵墓一直是盗墓者觊觎的主要对象。我真是心痛啊我们有时候发现一座没有被盗墓贼所光临的墓葬就是感觉像吃了蜂蜜一样”周教授看着天棺感叹着说道。

    我对于这些东西不懂,只是知道盗墓贼一直都在历史的舞台上活动着,而且扮演很重要的历史角色。

    冯雨柔摸了一下天棺也发出感叹“奇迹啊估计秦始皇也没有此荣幸,享受如此之棺椁,九重棺,真是震撼。而且在考古发掘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九重天棺,这个棺材的发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这个远古遗迹能够保存这么完整,并且没有盗墓贼所光临,可能因为这远古遗迹根本就不是一个坟墓,只是一个古人用来祭祀的场地,掩埋在地下千年之久,能够重见天日也是有着自己的魅力”袁纯清抽了一口雪茄说道,这老头怎么还有雪茄啊

    真是一个老烟鬼

    “自从春秋战国时期,盗墓之风慢慢盛行起来。书中写到,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也,无不亡之国者,是无不掘之墓也,以耳闻所见,齐、荆、燕尝亡矣,宋、中山已亡矣、赵、魏、韩皆亡矣,其皆故国矣。自此以上者,亡国不可胜数,是故,大墓无不掘也。”周教授摸着九重天棺忽然眼中溢出了激动的泪水。

    是啊发现没有完整地棺材的事情也是奇事啊

    周教授一直想要研究透彻的史前文明,估计能够从这九重天棺当中得到一点端倪。

    “周教授说得对,通过吕氏春秋安死的记载,我们不难判断当时盗掘墓葬的疯狂。但是这个棺材之所以能够安全的在这里躺几千年之久,估计是因为这里有着绝密的保密措施,再者说将九重天棺隐藏在这远古遗迹之下,也可以称之为奇迹,真可谓心思缜密,世上估计只有这一个九重天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啊”

    冯雨柔我看眼眶也有一点湿润,对考古痴迷的人就是这个样子,看见珍奇的宝贝双眼放光,估计都走不动路了。

    “不管里边是什么,我周经纶都问心无愧啊这一辈子没有白活啊其实压根到了这个时候,我倒是对于远古遗迹的秘密没有期盼了,因为有的东西你一旦弄明白了,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那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才是最好的感觉”

    周教授忽然这么一句话,倒是把我干懵逼了,这是什么节奏,他步入超脱的境界了吗

    “雨柔,你是否发现这个天棺我们看去倒是有一点题凑的感觉,所谓以木累棺外,木头皆内向,故曰题凑。”周教授面露狐疑之色的说道。

    “何以见得,这个天棺可是和题凑一点都挨不着啊周遭可是连一根木头都没有见到啊”

    冯雨柔疑惑的问着周教授。

    “我也只是感觉,感觉这和题凑有点像,你看天棺下边的树根,好像五根手指全部朝着天棺的方向指去。古语言,题,头也。头凑,以头内向,所以为固。而这个树根起到将棺材固定的作用,看起来就好像是题凑一般”

    题凑,这个名词我好像在家传的抬棺笔记当中看到过,但是因为太复杂也没有多看,所以也就不了解这题凑是什么意思。

    经过周教授解释我才明白,原来这题凑乃是一种墓室规格的象征。

    我忽然想起来了一句“周教授这题凑是不是用大木累积而成,木头皆内向成为外围,所谓上尖下方,犹如屋檐四垂。”

    对于题凑我就只能够想起这么一句,因为我的某位先祖写的时候,还是用文言文写的,至于意思我也不是很清楚。

    若是说白了,题凑就是类似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