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六十四 一样的夏夜不一样的心绪(第1/5页)  成长的苦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夜已深沉,树上的知了已经迫不及待的爬上了树梢,又出现那“清风半夜鸣蝉”的热闹景象了。路边,那棵饱经风霜几十年的大树底下,有了新的生机。附近那些厚道、纯朴的村民们,在这棵老树底下尽情地说笑着;时不时地那里接连不断的笑声,就肆无忌惮地向四周扩散、绵延;没有辩论会上那种百舌争锋的架势,却有老一辈人的唇枪舌战;没有那种造价不菲的历史博物馆,却有那活生生的历史呢!

    人们干完一天的农活儿,拖着那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里,吃着那中午剩下的饭菜之时,他们的脑海里想的全是:附近那棵大树下的逍遥自在。吃完晚饭洗涑完毕之后,那些老头老太太们就拿着一把大蒲扇,(蒲扇的扇面,大得几乎可以盖住一个一岁孩子。)和一张板凳,赶到那棵大树底下听别开生面的演讲比试会哦!

    年轻的男人们,带着凉席和薄被子领着孩子去那几棵大树底下,听着蟋蟀的叫声,偶尔一阵清凉的风吹过,也会有几声青蛙的叫声,伴随着蝉叫声,从雨后积水的坑中传来。闭着眼尽情享受着:那蛙声蝉声声声入耳。去那里,他们并没有事先约好,但却有同样的行动,那种不约而同,那种不言而喻,那是他们精神和心理的一种满足啊!

    每到夏天的夜晚,树根底下的那块地方,总是早就被打扫的干干净净。村民们就算就算白天再忙碌,夜晚多么疲惫至极。附近的人们都会把它打扫的一尘不染,晚饭一过,这里就会聚满了人,就象赶集一样:不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会来到这来“纳凉”。每当村子里面出了什么新事儿,那些妇女聚在一起了,就会讨论那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事情。时不时地就会爆发出来自:她们内心的欢乐哦!

    男人们、女人们叽叽喳喳地交流的声音,就像那“烧开了的锅”一样沸沸腾腾着。就算他们讨论了半个晚上这样的话题,他们也不会感到厌烦和无味。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在他们的心里是永远永远不会被淘汰。对于这些淳朴,厚道的村民们来说,这就是:人们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和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这也是他们在空闲的时候,一种打发时间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啊!

    这个时候,对于孩子们来说,则是最快乐无比的时光。因为,这个时候,家长们都不会再唠叨不休地督促他们:去做作业、温习功课。他们又可以肆无忌惮地开始:他们的游戏了。捉迷藏,是他们最盛行的一种游戏。这种皓月当空的晚上,地上撒满了皎洁的月光。这里,没有城里公园里的青山、白塔来装饰,也没有绿树、碧湖来环绕,只有那几堆摆放整齐的玉米秸杆垛儿。

    正因为这里有几垛玉米杆,才使这里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虽然,没有城市里的夜景美丽、迷人。但是,孩子们玩的是十分的尽情、十分的舒畅。那几垛玉米杆儿,却是孩子们的天堂,孩子们的梦想。这里,就是孩子们的一种童年的期望。这几垛玉米杆儿,给了孩子们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洗刷一天的烦恼和不快乐的事情。这里也是孩子们消磨时间,唯一的方式和方法啊!

    乡村夏天的夜晚,虽然总是来到这棵接近百年的老树边。显得是如此的平淡无奇。但是,老树边却总是透漏出:美丽、神奇的魅力。吸引着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汇聚一起。以往每个夏天的夜晚,郝建也是这里的熟客。而且,还总是最最最活跃的一份子哦!

    今天,白天发生的一幕幕就像放电影似的,全部回旋在郝建的脑海中。现在,他双手环抱着、眉头紧皱地在家门口的路上,踱来踱去。倾听着:远处,路边那棵老树下人们的讨论声,孩子们在玉米垛之间“捉迷藏”的嬉笑声。他的心里,在激烈翻腾着:咦,侯卫东的表叔两天前就对局里说,要调侄子、侄媳去身边工作。许局长究竟为何至今才告诉我这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