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中校名由来(第1/1页)  成长的苦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凡是如东县人,大家都会知道:这个县城西北方向,有一个村庄叫做康庄村。周围的村庄分别叫做:东康庄、西康庄、前康庄、后康庄。

    在前康庄村,有一位土生土长的共产党员毕桂林同志,由于被汉奸举报了,惨遭日本鬼子的枪击最终壮烈牺牲在康庄村。遇难地点“打靶台”至今尚在哦!!!

    后来,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了。当时的市、县两级政府为了让后人不忘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和和发扬这种英勇就义的光辉精神,就会同市、县两级教育局在遇难地点北边的河边一丈开外的地方,建筑了一所集幼儿园、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综合学校。

    另外,市、县两级政府还联合市、县两级教育局热情邀请:市文化馆的雕塑艺人,在这所学校的东墙边高三教室的前面,雕塑了一座高两米五的烈士站像。

    雕塑完毕之后,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又热情邀请了隶书家,在校门门楣上面雕刻了“桂林学校”四个隶书字;在烈士站像里面雕刻了“千古流芳、永垂不朽”八个隶书字。学校大门两边的门坨子,分别是市政府、市教育局领导的留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学校的名字,就以革命先烈毕桂林的名字而定为“桂林学校”。每年的清明节,四面八方的学校,总是组织教职员工和学生们来这所学校参加:祭祀和缅怀的扫墓活动。

    直至今日,因为人口数量的减少,再加上这所学校南边是条河,东边也是一条河。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协商之后,将这所综合学校与离此三里多远的学校合并了。为了继续让后人将缅怀烈士的光荣事迹,和继续发扬光大烈士英勇就义的光辉精神。特别指定合并后的学校,依然叫做“桂林学校”。

    但是,那座高大的烈士站像依然留在老校区。每年的清明节,周边十里八乡的学校,还是自发组织师生们来校区举行扫墓活动。缅怀和发扬烈士的革命精神哦!

    以上原因,就是我写这部说的起因。所以,咱是用“心儿”来写这部说。一分辛苦一分收获,广大的读者也给予了我博大的厚爱:很高的点击率、推荐量,和很多的精品票,固定的粉丝群。所有来自五湖四海的爱呵护着我。就是我写作的无穷动力哦!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