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四章 想象之外(第1/2页)  心影赤子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灵修三人入楼时间虽晚,夏阳夕照,倒也不显晦暗。

    古楼形制采光极佳,奈何重建后面积大增,须得以人工光源补照方显亮堂。

    这点古代匠人有置镜之法,水转机簧,令其应时而动,始终明光入室,机巧已极。

    可惜技术早已失传,且须人工补充水位、调节四时,并不比烛火、灯台便利。

    现在普遍应用的冷萤火灯,既不损古代气氛,又免了走火之虞。实在是时代进步,不可不夸。

    黄鹤楼内灯台已明,摇曳辉光下壁画浮雕别有意趣,较白日更添几分动态和朦胧美感。

    一楼古为迎宾、酒肆之所,现已辟为安检、验身之地,无甚出奇之处。

    平日里免费开放,也不限人数。但今儿是月圆之夜,那黄鹤楼大秀便不是谁人随便可看的。

    最佳观景位置有限,大秀还要预留出工作人员活动场所,实不能任由游客往来拥塞。

    便有前一百名免费预约名额,先到先得公平竞争。

    再有一百固定价位门票,也是依着其他景区的样子现场售票,全凭各自缘分。

    每逢三元节,特殊放出十数张贵宾票,拍卖竞价,也算是另一种公平。

    吴白自是没有和人抢预约的劲头,晚上才到也不可能买到门票。

    但花钱买几个入内的资格还是不难。毕竟景区工作人员都有内部名额,每次大秀多放十几人也不算什么。

    就当给员工的隐形福利。

    恒心集团江汉武昌的分公司在当地也是有头面的。吴家大少亲自过问,这点事万没有做不成的道理。

    总经理还派来一个妹权作导游。个子不高,利落干练,还有一副好嗓子。

    “这黄鹤楼呀,本来就是古代文人士子交友作乐的地方。据说诗作得好的,不仅酒菜全免,还能在墙上写字留下墨宝。那可是一下子名扬全湖北呢!”

    姑娘声音清脆伶俐,转音间还有丝湖北硬朗的气力,更加磊落。

    “最有名的大家都知道,学课本里就有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咱们就不提了。有趣儿的还是诗仙李白有诗不敢题的故事……”

    这些个典故灵修早有了解,但姑娘讲来抑扬顿挫,又和着墙上雕刻和题字,两相呼应下别有一番趣味。

    前几层的汉白玉风景阳刻,刀功简约大方,线条凌厉疏阔,有北方大家的脉络。

    长江奔腾,山梁渟岳。气象万千,魄力惊人。

    中层的人物雕刻,又是另一风格。

    线条变化细腻飘逸,衣带当风凌然若仙。

    繁复精绝,细而不乱。有神龙入云匿形隐威的入微刀法。

    人物动作神色无不精准,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那诗情酒意,风花雪月,盈然透壁。

    显是南方雕刻宗师的杰作!

    没想到一楼,竟汇集南北两派大家献艺争锋。

    又丝毫不带火气,气度斐然。

    灵修心思通明,见艺知情。最是能感受到艺术之美,更是艺术家天然的知音。

    尽管对雕刻了解不多,在自家长辈熏陶中也能讲出几分道理,引得姑娘美目灼灼,含羞带笑。

    但对他来说,惊喜还在上面。

    临近顶楼的四方窗栏之侧,有大片雪白玉璧。

    张悬书法裱字,或铁划银勾,或颜筋柳骨各俱其态。

    这些都不为奇,东墙之上才叫稀罕。

    那玉色作纸,用墨玉一体磨成的隶、楷、行、草只写一诗。

    正是令李白搁笔的那首《黄鹤楼》。

    四体内容虽同,风格意象却是各自分别,尤龙生九子。

    隶书那首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