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四章 命运交织的两侧(第1/2页)  心影赤子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彩排时地上用胶带标注的位置原来是为这些磁录机准备的,难怪几个传音效果最好的地方都没安排人。

    化妆之前到场地转了一圈的孙灵修见识了准备就绪的庞大设备组,目不暇接。

    “小王的师父我见了,你猜是谁?”

    徐世海趁着导师们还没入场溜进化妆室和孙灵修说话,反正在外面也没谁聊得来。

    “伯素大家!那可是和公亮先生齐名的顶级大师!真没看出来小王还有这福分呢!”

    其实他们早就猜到来的腕不会小。

    以蓝莓台素来的土豪作风,在这类“硬件”上的投资是从不让人失望的。

    昨天小王弹的琴漆色黯淡,隐隐有几片牛毛裂,至少是两百年以上的老物件。

    再观其手型典范有章法,具大家气派,指法熟练多变不呆板。

    一看便是师出名门,绝不是市面上集训班和普通大学课程之流。

    但出乎两人意料的是,竟是伯素大家亲临现场!

    未免受宠若惊了。

    华夏古典乐器演奏家不少,笛子、琵琶、古筝更是群星璀璨。

    二胡、萧、鼓虽然相对少些,还是有几十位明星级的人物光耀世间。

    唢呐、埙、笙这类或是没有顶尖高手,或是太过小众,成名大家少之又少。

    不少技法已仅存于纸面之上,形势危矣。

    古琴却和它们有所不同。

    因其文化地位之高,音色之独特,意蕴之深,一直流传甚广受人喜爱。

    但也因此易学难精,出众者寥寥。

    世人得形者众得神者寡,而古琴独树一帜的声音又是最彰神意。

    于是“匠音”难掩,贻笑大方。

    若要通琴之神、明神之意,必先正意诚心、明经识典,成君子之德,方可操君子之器。

    如今天下做到这一步的唯有二人。

    公亮先生年少成名师承名门,先天铸就一身书生意气,潇洒任性。

    奈何世事挫折,三易其志。虽有一段时间离开古琴,却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和乐理基础。

    最终为古琴的复兴和发展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三年前公亮先生因病休养,这位古稀老人难再抚琴,是华夏艺术的损失。

    伯素大家则是后起之秀。

    与公亮先生相反,伯素自幼孤苦饱经人间风霜,走上古琴之路也是偶然。

    据传公亮先生一次公开演奏,琴声传入出租的地下室。

    正在疲睡的伯素立时惊醒,一曲过后泪流满面。

    待去寻时,人散灯灭,不知觉竟已过了一个小时!

    立志学琴的伯素自学成才,报考公亮先生挂名的中央音乐学院。

    考试时演奏的正是彼时闻得之曲。

    奈何技巧指法基础尚弱,同侪济济,基本无望。

    偏偏被窗外路过的公亮先生听见,叹息道:

    “此琴悲矣!莫不是江南故人?”

    入内详询,破格收为学生。

    此后伯素成就大家,另立新派走出新路。这段往事隧成美谈流传于世。

    如今公亮先生养病不出,伯素大家实为华夏古琴第一人!

    能仓促间将伯素大家邀来德意志,看来小王在其心中地位还不低!

    他们却不知单凭一个弟子哪里有这么大的面子!

    蓝莓台公关部门对这些国宝级艺术家的年节礼物从未断过。

    多年来人脉修持不怠,早就织就一张四通八达的关系网。

    别说是古琴界独一份的大拿,就算挺进二线的潜力青年演奏家也早有人接触。

    这次《灰姑娘的舞会》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