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 艺术品(第1/2页)  心影赤子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酒店的暖气开的很足,孙灵修猫在被子里睡得一夜好梦。

    柏林最近走入了零下,路上的行人纷纷戴上围巾和长筒靴。

    寒假临近,大学生们成群结伴的在街上游荡,和其他严肃不苟的德意志行人截然不同,张扬着年轻特有的放肆和活力。

    刘乃林一大早就带着刘鹏出门去,语音留言说是去拜访几位朋友,让孙灵修自行安排不必等他们吃饭了。

    一直被时差困扰的灵修索性趁着无人打扰把这些天缺的觉补了个爽。

    正午的阳光照在身上,烫的眼睛再也不能偷懒。

    “哈”

    睡眼惺忪的少年揉了揉眼睛,眯着看向窗边,对没有严密合拢的窗帘好一阵气恼。

    片刻之后,耳边自动响起的留言声彻底驱散了睡意。

    起身双手一拉,满溢的阳光倾泻而入,灵修不由得又眯起眼,就像一只打着哈欠的猫。

    他们住的酒店不像华艺参展团是由主办方专门安排,只不过是两人找到的靠近主会场和酒店区、治安相对较好、交通便利的酒店中最便宜的一个。

    楼层不高,站在窗边也看不多远,只是青灰色的建筑色调在冬季柏林难得的明媚阳光中透着一种粗野的浪漫。

    洗漱完毕的灵修信步走在街上,漫无目的。

    这是灵修第一次出国,也是第一次一个人在这异国的街头游历。

    没有了心理压力的他终于全身心的投入在这份心境中,领略着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

    固执传统的德意志坚持用早已被淘汰的沥青材料铺路,主街两旁的建筑也被要求使用水泥和砖块打造。

    整个街区有一种古典的粗粝气质,说不出的奇特。

    据说这些楼房要靠人工一块砖一块砖的搭建,而材料性质又不好,很容易出现损坏。

    但严谨的德意志工人纯靠人力就造就了这么一大片的城区且百余年没有损坏。

    在现在看来真是如工艺品般的制作水准。

    灵修看着这片讲述历史的黄铜铭牌,思绪飘落到银杏大院。

    那里同样有这么一块铭牌,讲述的是另一个传奇故事。

    银杏大院全木质结构,庄院里永远飘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幽香,层层榫卯加施粉彩,金银交错蝠兽呈祥。

    那样的建筑,才真真是称得上艺术品。

    而那铭牌的重点却从不是精美华丽的工艺,而是住在这工艺品中,更加高尚、平凡的人。

    传说华夏曾在几千年前就建造过百米以上的纯木建筑,绵延万里的砖石城墙。

    那是何等的物华天宝,何等的智慧工艺!

    仅仅是历史课上寥寥几笔,上古华夏的豪迈强盛便巍峨挺立,让人神往。

    只是如今那些奇迹不在,徒留一篇篇文章诗句,向后人描绘这伟岸华夏的影子。

    孙灵修暗暗叹息,回想起最近看新闻有报道称在帝都远郊发现了大规模古城墙遗址,看地理位置和古籍记载的长城颇为吻合。

    如果能得到证实,华夏考古界一定会震惊世界,自古流传的典籍文章也都有了现实依据,不再是外国人口中虚构的神话虚言。

    灵修花了一个下午转过博物馆城区,天色早早的暗了下来,德意志的主城区亮起了灯光,夜间的商业街更是光彩夺目。

    空中的公交飞车身变幻各种广告投影,一个个金发碧眼的妙龄女子露出标准的十二颗白牙;

    高楼的巨大投影屏放映着新闻,只要开通了对应频道的版权就可以在终端实时播放声音;

    路旁随处可见的静态投影争奇斗艳,走上几步图案便会变化。

    多方向定向投影设备让停下脚步的行人能够仔细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