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哒哒的马蹄,不是过客(第1/2页)  心影赤子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媒体对《灰姑娘的舞会》呈现两极评价。

    “特效华丽舞台和优美外在风光的背后潜藏着审丑恶习。将‘音痴’拉出来娱乐大众,看他们在台上被所谓的‘导师’互相推诿指责,满足的是人心黑暗的负能量,而真正的音乐早已不再重要。”——《新媒体周刊》

    “看似新颖的节目题材不可避免的逃不出音乐选秀的窠臼,甚至开始了音乐选丑的先河。娱乐正在倒退!娱乐节目不能无视人性!”——《教育频道数字版》

    “无视不代表不存在!音痴不是少数群体,凭什么音痴就不能获得专业的音乐教育和表现平台?叫嚣着大众审丑的人,正是歧视音痴的人,到底谁更丑恶!”——《新荧屏》

    “娱乐的本质是快乐。音痴们在节目中快乐,观众们在节目外快乐,唯一不快乐的可能是导师们。这样的综艺不是好综艺?什么样的综艺能称得上娱乐?”——《大众点评网》

    从前也有音痴和歌神相关的节目,但焦点还是在歌神身上,不过是点缀着音痴花纹的古旧衣裳罢了。

    灰姑娘不同,它是第一档真正意义上音痴为核心的节目,为音痴提供改变的机会,为音痴提供表演的舞台。

    而当音痴成为主角,对此看不惯的人内心深处无非是一些阴暗的嫉妒和恃强凌弱的卑鄙心态而已。

    但娱乐圈里不存在绝对的好事和坏事。两极分化的评价恰恰有利于节目的宣传推广。如今社会,怕的不是有人痛骂,而是无人问津。

    第一期节目播出后,骂战不断,粉丝互掐,愈演愈烈。与此同时节目的关注度和收视也水涨船高,导演组也被各路赞助商打爆了电话。

    对上星卫视而言收视率或许不是最重要的参考因素。网上点阅量和心音特典的版权购买量同样是节目影响力的参考因素。

    尤其是后者,对音乐类节目来说更是重中之重。

    单以音乐类节目而言,收视率和网络点阅只是提高知名度和进行招商的广告底气。真正能让电视台和节目组直接受益的,是心音特典版权收入。

    前文书提到,歌手们心音录制歌曲几乎是必须的。但电视节目往往不会直接放送心音版节目。除了成本考虑外,卫视信号对大数据心音信号的传导至今仍是难题。

    由于心音信号几个部分的不可拆解性,分部传输或许可以保证信号流畅,但能够解析重塑心音信号的用户终端是一般家庭难以负担的专业设备。同时分部传输很难保证数据无损,一旦有丝毫丢包损坏,就将让效果大打折扣并可能对观众造成伤害。

    至于整体传输,只怕军用卫星堪堪可以满足基本的条件,还要占用小半的运算资源。

    有鉴于此,卫视传送的还是传统的全息信号,大部分观众可以用常规设备观看收听。心音版本会被放到官网上收费或特约下载使用。

    《灰姑娘的舞会》提供了三位导师的心音视角分别售卖,并有每人三分钟的免费试用。

    其中柳眉的购买数是最多的。

    专业角度来说,女性的情感更为丰富,在这种音乐节目中女性视角的收看效果会更强一些。

    同时,进入女性视角会给一些男观众独特的心理满足感,这就不足为道了。

    而徐世海的购买数最低,这也在预料之中。

    人气是一回事,徐世海本身情感含蓄平淡,注意力又多在技巧方面很难有共鸣。按粉丝的话说,用他的心音版本简直是粉转路的利器。

    不过好不好是一回事,三位导师一人一个视角是缺不得的。节目组不至于为了点钱就做得罪人的事。

    购买了心音版本的网友们痛并快乐着。

    不得不说能在音乐圈混出头的大拿们对音乐的触感都是一流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