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把天浪当枪使了(第1/2页)  残明霸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帮助朱天浪诛灭了马吉翔及其党羽之后,庞天寿似乎开始以朱天浪手下第一亲信自居,连邓凯的角色有时候都被他给抢了。

    庞天寿其实是最爱抢戏的,这毛病他总是改不了。

    还有就是进言,太祖早有训令,太监不得干政,可三百年来,大明朝的太监们貌似折腾的都挺欢实的。

    明代的太监虽不及后汉和唐末的太监们给国家民族造成的影响深远,却也绝对是浓墨重彩了。

    坏的如王振、刘瑾、魏忠贤;好的如郑和,冯宝,王承恩,更有《明史·宦官传序》也明确记载了:明代宦官,“间有贤者,(大意也就是隔几代便会有)如怀恩、李芳、陈矩辈”。

    就拿世宗至神宗期间的陈矩来说吧,冯宝倒台之后,他身兼东厂提督,司礼监掌印太监,那是什么样的权势滔天?

    可他在任期间为人安静廉洁,不扰官、不害民,东厂治下少有冤案发生。

    每每查处了大案,遇到受人蛊惑罪不至死的,他还努力在万历皇帝面前为犯官求情,少杀了都少人,免去了多少无故的刑法?

    陈矩死后,文武百官,京城百姓自发为他送葬,队伍排成了长龙。

    万历钦赐在德胜门内为陈钜设立祠堂,无数受他恩惠的人都把他的祠堂当成了寺庙了,络绎不绝的祈福瞻仰,供奉香火,时人称他为佛。

    这庞天寿就不能成为什么佛菩萨了,他也不信这些,他信的是天主教。

    这在大明朝本身就是个异类,更何况他本人更加的怪异,那幽灵般飘忽不定的存在感,连一向喜欢放浪不羁的朱天浪在对比之下都心生尴尬呀。

    不让干政,那么好,他就有一句没一句的和天浪聊扯。

    庞天寿的这句各路大军云集,肯定不只是随便说说的,天浪皱了皱眉头,很骚包地看向了他。

    他想看看这个老太监是不是想要借着自己的手去摘谁的脑壳。

    借刀杀人的戏码,在政客之间是最低成本高效率的一种手段,成功率的保障不只是自己的套路是否够深,还要看被利用的那位是不是够蠢。

    “大伴莫非是要提醒朕,各路大军的言外之意是各有派系的吗?

    你似乎是在提心朕,一旦清军兵临城下,与我军打起来,要妥善处置好各派之间的矛盾,协调好他们之间的配合?”

    天浪一边问,一边不动声色地思索着。

    庞天寿夜枭般的笑声又响彻了起来,天浪很想把他的脖子用根橡皮筋儿给勒住,可别让他再笑了,实在是太瘆得慌了。

    庞天寿为天浪斟了茶,扇着风,为他去一去暑气,口中许久后才闲闲地说:

    “万岁一定能把各派之间的利益等种种分清楚的。

    这些勤王大军中,有的兵力强大,比如李锦、高比正、郝永忠和刘体纯,他们可都是大顺军旧部,极为善战且有各个桀骜难驯。

    其中更有一个高桂英的存在,并维系着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只要高桂英在,他们便是雷打不动的一派。

    至于其他,陈友龙和侯性就算加起来,也无法与他们这些大顺军旧部的势力相抗衡啊。”

    庞天寿只负责提个醒,貌似什么都说了,却又什么都没说。

    以瞿式耜、王化澄、于元烨为代表的广西乃至两广地方势力触角虽然还没对全州有太大影响,可毕竟是个隐患。

    这股势力连看何腾蛟都觉着很碍眼,就更别说能容得下起义军了。

    而陈友龙又是属于边缘化的派系了,原本该归何腾蛟这一派,可他此前接到刘承胤的命令便是屠杀何腾蛟的满门。

    虽然这事儿后来陈友龙没做,但何腾蛟已经对他产生了嫌隙。

    大顺军旧部表面上又都听命于何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