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七章 千里迢迢抵良乡(第1/3页)  天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京的行程已过大半,世子觉得道痴反应异常,越来越古怪,京城跑神不,还经常偷偷叹气。无弹窗对于同他一起翻阅史料之类的事,也有些不专心。

    世子看了两日,终于忍不住问道“二郎,你这是怎么了像是有了心事”

    道痴有些不自在道“没有别的心事,只是有些想安陆。”

    世子闻言,跟着愣住。

    他也不过是从未离开过安陆的半大少年,在经过最初的惶恐与兴奋后,道痴成功地勾起他的“思乡之情”。

    当晚在驻地下马车时,世子望向西南方向,伫立许久。

    在与道痴的对话中,世子也不再全心只想着如何应对京中权臣与太后,话中开始提及王妃与两位郡主,还有陆松与范氏一家人。

    他话里话外提及最多的人,除了王妃,就是范氏。这两人一个是生恩,一个是养恩,听起来在世子子心中分量相差无几。

    道痴除了做听众,也开始起自己的事。

    西山寺中教导他为人处事的老和尚,照看他长大的王老爹,还有下山后视他为骨肉的王宁氏与顺娘,以及去年腊月才始见的两位刘大舅与崔舅。

    还有性格爽利的容娘与为人赤诚的王三郎。

    起这些,他心中也觉得幸运。

    下山这三年,江南连续三年水患,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就是家有良田的,每年的收成也不足。若他没有亲友援手,别风光嫁了顺娘,就是祖孙几个的生活也有问题。

    尽管有西山寺在,其他人的援手只是锦上添花。可要是没有其他人名正言顺的援手,西山寺那些银子也不好拿不出花销。

    世子心里担惊受怕的半月,听道痴提及这些温馨情景,精神也跟着放松下来。

    不过,上位者特有的狐疑,使得他又开始怀疑起来。

    看着道痴面上带笑,似有缅怀,世子只觉得刺眼,皱眉道“二郎太单纯。这世上固然有真正的关爱,也有各种利益驱使下的虚情假意。那王家大姐与王三郎,都是杨氏所出,其母尚不能容你,他们哪里能生出真心还有你那两个舅父,即便离乡多年,若是有心探查,当早知晓你的消息。不闻不问十数年,一点恩惠就想要得个便宜外甥,看的不过是你中了秀才,又是王的伴读,还有个位居三品的生父,他们不定有依仗你的地方。”

    其实,他心里对于道痴名义上的祖母与姐姐也不以为然。

    道痴是富贵人家庶子,过继到寒门。即便身上只带了生母的嫁妆,可也比原来那点家底要厚的多。这出过继,道痴丝毫不占便宜不,反而吃亏太多,无门荫照拂,还要背负起嫁姊与供奉长辈的负担。那两位即便关爱道痴,也是应当的,因为道痴是支撑门户之人。即便过继的不是道痴,是其他族人,她们身为妇孺,也只能用心笼络。

    道痴听了这一番话,有些不知道该如何接下去。

    或许这些人待他多少有些其他想法,可不乏也有真心再里头。他自己并没有百分百地真心下去,自然也就不苛求他人。他只是看着好的。

    世子的看法,太犀利、太负面。

    他望向世子,真心有些不解。

    换做其他王府大宅,或许会有阴私与勾心斗角之类,孩子的成长的环境黑暗些。可兴王府这里,兴王是始封王,兴王后宅又简单的同寻常富户家似的,一妻一妾与几个没名分的通房。

    王妃一支独大,王夫人温顺安分,几个通房悄无声息。

    王府的一辈,除了已故二郡主之外,其他都是王妃嫡出。世子落地时,大王子夭折多年,他是王爷与王妃千盼万盼来的孩子。

    如此娇生惯养养大的世子,怎么心里就这样阴沉。

    看着道痴的懵懂,世子正色道“你打养在山中,对于世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