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重聚(第2/3页)  宋行之活在徽宗年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崇尚高髻,但毕竟是出门参加宴会之时才会精心打扮,但刘氏在家却依然耸着大约一尺来高的假发髻,上插凤钗白玉等饰品,耳垂上吊着打造繁复的牡丹状耳环,闪烁耀眼,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制成,更引人注意的是她额头处伏贴的悬挂了一只火红火红的泪滴样貌饰物,苏沉初初看时不知道是什么,后来仔细一打量,发现居然是火珊瑚做造,不知道用的什么方法打磨得光亮圆润,漂亮至极。

    记得以前不知道是在哪里看到说现在的高髻假发制造很是无序,因为古人崇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之。毁之则是不孝,所以假发很是难收。但是高髻又深受贵妇欢迎,这个行业暴利无比,所以形形色色的人都涌了进来。假发来源很多,有些是从尼姑庵里头收的,有些是去寺庙里头托相熟的寺僧想办法弄出来的,还有的干脆去挖人祖坟,弄死人头发。

    既是死人,则死因百种,有些死于恶疾的,头发处受了人死散出的病菌所浸,往往带毒,水煮也是杀不死,不过就算能杀死病菌,如果让人知道了头上的假发是死人的,又有谁还敢带……

    似乎以前看书,说是宋末的许多妇人都因假发感染而死,后来才渐渐爆出这个行业的丑闻,只是现在高髻依然风靡无比。

    苏沉端详着刘氏头上晃晃荡荡的高髻,不由得联系到死人,心里头一阵发寒,忙规规矩矩的行了礼。刘氏不咸不淡的跟她说了几句话,苏沉客客气气的回了几句话,于是回到唐母怀里。

    唐母抱着她担心伤口,苏沉忙辨道说不妨事,真的好了。于是又老老实实耐耐心心的回答她一堆一堆的问题。

    刘氏忽然道:“白三娘子,你这妆容倒是极好,只是不知道脂粉是哪里买的。我惯来用着胭脂堂的东西,但见起来却不及你所用的好。”

    那白三娘子本坐在一边同张氏与吴氏说话,被她这样一叫,便要起身行礼答话。只见她行过礼答道:“我们下等人家,又哪里用得什么好东西。这不过是些民间的不值钱的方而已。”说着又道,“我这两日在家,便没怎么上妆,今日老太太叫急急忙忙的出来,也没怎么做妆容,只是拿了淘米水澄出来的细粉擦了一擦。”

    因她站起来,苏沉方才有机会好好看看这人。所谓三娘子,肯定就是有夫家的了。她头梳一个妇人髻,身着简单但不朴素,脸上也只是淡淡的施了一个浅妆,想必也只是扑了一层粉,打了点胭脂而已。

    这妇人只是中上之姿,但是好在眼珠灵活分明,像会说话一般,灵透灵透的,看着便让人心喜。

    苏沉仔细看了一下,发现刘氏果然对这方面观察仔细,那白三娘子虽然只是施了一层淡妆,但是极是好看,细看也不曾觉得她有什么打扮。

    那三娘子又道:“这素粉其实也蛮好用,平日里淘米的水将米粒中的粉粒澄出来,放得安稳了,把水面上漂浮的一层东西给搅出来,放在白纸上在日头下一晒,留在纸上的粉末打理出来,平常的百姓就用这个了。我将那东西又跟紫茉莉粉混作一处,却不想好用得紧。”

    紫茉莉粉……寒……大姐,这就是你所谓的寻常百姓?

    苏沉头头冒冷汗。

    虽然入京只得半年,但也知道京城里面化妆品类最为出名好用的是胭脂堂的东西,但是也十分值钱,往往一盒脂粉就能抵上寻常人家的好几个月的用度。而紫茉莉粉,就是胭脂堂的招牌细粉……

    听到这里,苏沉不由得怀疑的看向她穿的衣服,方才只是扫了一眼,觉得简单,现在存了疑心再一看,更是无语了。

    这白三娘子所着衣料虽比起吴氏等人的差了一两个档次,比起刘氏来更是便宜许多,却也是上佳的,不过重点却是她那衣服的袖口和裙角处细细密密的用跟衣服同样颜色的针脚绣着一圈一圈的云朵花纹。一扫过去不会留意到,但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